林登·贝恩斯·约翰逊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1908年8月27日—1973年1月22日),美国第36任总统。
约翰逊1930年毕业于德克萨斯州西南师范学院;1935年至1937年任全国青年总署得克萨斯州公署署长;1937年国会补缺选举中当选为众议员,并任众议院海军委员会委员;1941年至1942年在海军服役;1953年起任参议院民主党多数派领袖;1963年11月继任美国总统。
约翰逊继任后,他提出有关人权、减税、反穷困和资源保护的立法;提出了建立“伟大的社会”的计划。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8年8月27日,约翰逊在得克萨斯州西南部一个贫瘠的小山村出生。5岁的时候,约翰逊才同父母一起迁居到约翰逊城;约翰逊小时候的生活艰苦,为了挣点零花钱,约翰逊曾经在地方报纸印刷厂当过学徒,在理发店当过擦鞋童子,还贩卖过皮毛。
1924年,从高中毕业之后,约翰逊不愿意去读大学了;他和五个朋友一起,开着一辆二手的福特汽车,打算到加利福尼亚州去闯荡。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他做过洗碗工、苹果公司采摘员和电梯修理员等工作。直到1926年,一事无成的约翰逊失败地回到了家中。
1927年,在家庭和亲友的劝导下约翰逊开始在得克萨斯州西南师范学院学习。为了完成学业,约翰逊先后做过垃圾清理员、助理管理员,最后成为了院长的助理秘书。
1930年,大学毕业后,约翰逊在休斯敦一所中学任教,主要讲授公共演说。他所领导的学校辩论小组在全州评比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
从政经历
1931年,得克萨斯州的克莱伯格在竞选国会议员时,约翰逊曾为他助选,进行游说活动。克莱伯格当上国会议员后,约翰逊成了他的秘书。这个职位为约翰逊提供了许多学习机会。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有势力的人物。当时国会议员的秘书们成立了一个小组织,俗称“小国会”。它的负责人称为“议长”,习惯上由资格老一点的人担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约翰逊被推选为“小国会”的“议长”。
1935年,约翰逊积极支持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因而受到罗斯福总统的重视。加上他父亲的好友民主党国会议员雷伯恩的推荐,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全国青年署得克萨斯州分署署长。约翰逊任职期间大约安置了30000名青年就业和学习,这批青年后来成了他政治上的支持者。
1937年,得克萨斯州第十选区的国会众议员詹姆斯·布坎南去世,留下了空席。约翰逊高举拥护罗斯福“新政”的旗帜,成功地当选为国会众议员;5月,约翰逊正式就任斯里兰卡议会众议员。罗斯福在得克萨斯州旅行期间专门邀请这位年轻人到他的专车上叙谈,并对他鼓励和表扬一番。国会众议员萨姆·雷伯恩对约翰逊也有不少照顾,雷伯恩后来升任众议院议长,成为约翰逊的后援,约翰逊进众议院后不久就进入了握有重要权力的海军事务委员会。
约翰逊在众议院任职期间,在内外政策等问题上通常总是坚决支持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然而,在涉及公共福利和地方利益事务时,他又采取不同于政府的立场,站到地方一边,以取悦本地区选民,正因为他采取这种两面讨好的态度,故能在众议院连选连任。
1941年,美国民主党国会参议员莫里斯·谢帕德去世,留下了空缺。约翰逊在罗斯福的支持下,宣布参加参议院该席位的补缺选举。选举结果,约翰逊败给了立场保守、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民主党人奥丹尼尔。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约翰逊自愿报名服役,成为第一个自愿从军的现职国会众议员。他情愿放弃每年10000美元的议员薪水,去领取每年3000美元的海军少校薪金,随海军转战太平洋和大西洋,多次涉险。一次他乘飞机去澳大利亚执行任务,飞机在牧场着陆时撞毁,他死里逃生。还有一次,他为搜集敌情资料,乘坐一架巡逻轰炸机飞临敌方阵地,遭日军攻击,一个引擎失灵,勉强返回基地。
1942年,罗斯福总统下令,凡在军中服役的议员一律返回华盛顿复职。于是,在军中服役7个月的约翰逊又回到众议院。在此期间,他出任众议院海军委员会特别调查小组主席,为发展武装力量出了不少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是扩军备战的鼓吹者。他继续主张保持武装部队的实力,大力发展军工生产,改进部队装备。他认为政府对劳工运动应严加管制。为此,他支持反劳工的《塔夫脱一哈特莱法案》,反对工人为争取自身权利和提高工资举行罢工。在对外政策上,他支持哈里·S·杜鲁门的反共“遏制”政策。
1948年,约翰逊出来竞选参议员;7月党内投票提名时,约翰逊未获得法定半数。第二轮投票时,约翰逊仅以87票的微弱多数赢得民主党的候选人提名;11月大选时,他战胜共和党对手而当选。
1949年1月,约翰逊就职参议员,时年40岁。
约翰逊任国会参议员的12年中,国际国内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朝鲜战争,美国加强了在中国领土台湾的军事力量,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取代了民主党的杜鲁门政府等等。约翰逊在重大问 题上通常总是紧跟执政者,为他们摇旗呐喊。他出任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时,主张增加军事预算。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主张成立军备调查小组委员会,并任该委员会主席。他支持杜鲁门在朝鲜战争的侵略行径。他1951年出任参议院民主党副领袖,1953年又升任领袖。
此外,他还担任过参议院航空和空间科学委员会主席,拨款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要职。他作为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时,支持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政府,号召民主党同人与政府合作,避免对政府进行攻击,使包括国防和1964年民权法案在内的许多重要法案得以通过,因而得到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信任和重视。
1960年7月13日,民主党在洛杉矶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约翰逊以409票对806票败于东部权势集团代言人的参议员约翰·约翰·肯尼迪。约翰逊虽被击败,但他在南部地区的影响不容忽视。肯尼迪为了争取南方的选票,就拉他作竞选伙伴——副总统候选人。
1961年1月,肯尼迪宣誓就任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逊就任副总统。在这次总统选举中,肯尼迪和约翰逊囊括了南部除三个州以外的绝大部分选票,这证实了约翰逊在南部的实力。
约翰逊在任副总统35个月内,深得肯尼迪总统的依赖和重用。他除经常参加国家安全和内阁重要会议外,还兼任国家航空和空间委员会的主席等职,并以总统特使身份出访30多个国家,发表过150多次演说。他对总统的影响,据称仅次于总统的弟弟罗伯特·甘迺迪。他私下也表示在某些问题上和总统有不同的意见,和白宫某些官员关系紧张。
1963年11月22日,约翰逊副总统陪同肯尼迪总统抵达得克萨斯州达拉斯访问。23日,肯尼迪总统乘车经过达拉斯闹市时遭枪击;约翰逊在肯尼迪身亡后不久即在停在达拉斯/沃思堡国际机场的空军一号总统座机上,由地方法院女法官休斯女士主持,宣誓就任第36任总统。
1964年,美国总统选举,他凭借着人们对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引起的普遍同情和现职总统的有利条件;8月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顺利地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同年11月,他以绝对优势战胜他的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保守派参议员戈德华特。
1965年1月,约翰逊宣誓就任总统,明尼苏达州参议员休伯特·汉弗莱就任副总统。
1969年,他在总统选举之前宣布不会参选,并支持他的副总统连任。
离任生活
1969年1月20日,约翰逊任期届满回到得克萨斯州他自己的牧场,过平静安逸的隐居生活。在这期间,他写过一部回忆录·题为《有利的地位:对1963年至1969年总统任内的剖视》。
1973年1月22日,约翰逊在得克萨斯州自己的牧场里因心肌梗死去世了,享年65岁;约翰逊的国葬在美国国会大厦举行。
为政举措
政治方面
• 内政
约翰逊上台后,致力于实施肯尼迪在世时提出的民权和减税法案。经过几番努力,这两个提案先后为国会通过。
在内政上,约翰逊总统提出了与“新政”、“公平施政”、“新边疆”一脉相承的改革计划,即“伟大社会”施政纲领;推行各项福利法案、1964年民权法案、消灭贫穷法案和减税法,他的著名的“向贫穷开战”的口号,引导全国在生活富裕时考虑到饥饿和匮乏的棘手问题,深得人心。
经济方面
• 推行社会计划
约翰逊发现英国政治思想家格雷厄姆·沃拉斯写的一本书,题为《伟大的社会》。他觉得这个标题很有新意,便使用它作为施政口号。1964 年5月22 日,约翰逊在密执安大学的一次演说中正式提出“伟大的社会”计划。
1965 年1 月,约翰逊又提出一系列的咨文和特别报告对这个计划的内容加以充实和具体化。这个庞大的社会计划,内容包罗万象,主要有:
(一)鉴于城市受污染和人口不断增长,要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美化,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二)向贫困开战,增加就业机会、社会保险和救济,帮助“收入低、不能满足基本需要的家庭”。
(三)由于教育是通向“伟大的社会”的主要因素,必须为中小学增建新校舍,扩大教师队伍,增加教师薪金,同时注意扩大和加强高等教育并资助成人教育。
(四)关于农村的建设和美化问题,开发萧条地区和修筑高速公路:为了灌溉和其他用途,采用廉价方法淡化海水;注意解决农村问题,对乡村市镇、村庄和农场进行规划。
为此,他签署了一系列法案,据说仅在他任职的头两年内,提请国会通过的立法“比本世纪内任何一个总统在任何一届国会所提出的都要多”。约翰逊连任后增加对“伟大的社会”计划的拨款,比如卫生、教育、萧条地区发展经费三项合计从1965 财政年度的81亿美元增加到1966年度的114亿美元。
因此,约翰逊政府时期比较多的穷人得到了社会救济,失业率也有所下降。但是,“伟大的社会”计划的部分内容是空喊口号,向选民做出过高的许诺,注定没有希望兑现。
军事方面
• 扩大越南战争
哈里·S·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就确定了干涉越南的政策。约翰逊上台后,变本加厉地使战争逐步升级。
第十次檀香山会议之后不久,美国总统约翰逊就批准了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实施攻击 的计划。美国海军随即调兵遣将,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等舰只进入南中国海,这些舰只在印度支那海岸担负着搜集情报和支持南越伪军作战等多种任务。为了把战争推向越南北方,美国军队和南越国伪军策划了一系列阴谋活动。
此后,由于所谓的“北部湾事件”,美国的航空母舰由在南中国海执行侦察和巡逻任务,变成了对北越实施名为“报复”的攻击性行动,从而卷入了越南战争。
1964年8月6日,美国参众两院就约翰逊所提出的决议举行秘密听证会,并起草了一项决议案;7日,众议院以400票对0票通过了决议,参议院以81票对2票通过了决议。决议授权约翰逊总统在侵越战争中,可采取包括使用美国武装部队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从此,美国将战火从越南南方扩大到北方。
1965年2月7日,美国飞机开始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同年3月8日,首次派遣地面部队3500人在岘港登陆;3月底,美陆军在胡志明市成立作战指挥机构;4月8日,美国在西贡成立所谓“国际军事援助局”;4月19日,美举行第11次檀香山会议,决定在继续轰炸越南北方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对南越人民武装的军事进攻上,以稳住美伪在南越的阵脚。会议还决定把1965年度美国对南越伪政府的援助从2.7亿元增至3.3亿元,把南越军从55万人扩充到71万人。
1966年2月美,伪联合召开了第13次檀香山会议;2月6日,威斯特摩兰在会议上提出了美国的“五点军事战略”,美国军队决心要强化“南打”,加剧“北炸”,从根本上扭转局面。美国总统批准了这个建议; 6月30日,首次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首都河内;同年10月26日,约翰逊在访问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期间,特地到南越美军基地金兰湾为美军打气。这使他成为在职总统访问南越的第一人。
这一系列做法,加快了越南战争的步骤,使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到1968年越战高峰时期,侵越美军人数达53.1 万人,侵越战争升级为由美军充当主力的“局部战争”。
约翰逊政府大规模武装侵略越南非但没有动摇越南人民抗美救国的决心,相反,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援助下,越南人民艰苦抗战,越战越勇,不断取得胜利,使美国在越战中泥足深陷,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1967年11月,约翰逊感到侵越战争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表示愿意同越南人和谈;1968年4月,两国同意接触;同年5月,在巴黎开始会晤,11月1日,约翰逊下令停止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
• 干涉多米尼加共和国
1962年底,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革命党人胡安·博什当选多米尼加共和国总统后,在人民反美斗争的推动下颁布了新宪法,制订和实施了一些改良措施。
1963年9月,美国策划右派军人发动政变,推翻博什政府,废除了新宪法。
1965年4月,以卡马诺为首的爱国军人发动起义推翻右派军人统治;约翰逊借口“保护美国侨民和财产的安全”,防止出现另一个古巴,公然派兵3万多人,飞机380多架,进行干涉,把起义行动镇压下去;美国通过美洲国家组织建立了一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66年6月,扶植亲美的华金·巴拉格尔出任总统。这是约翰逊政府赤裸裸地干涉另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罪恶行径。
民族方面
1965年,约翰逊和国会通过了《移民与国籍法》,确立了新的移民政策,抛弃了以前对北欧人有利的配额,移民建立在对所有民族都平等的基础上;亚洲人、拉丁美洲人和非洲人很快大量涌入美国,并带来他们的宗教饮食、音乐和思想。
个人荣誉
1942年银星勋章。
1980年总统自由勋章。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约翰逊是英格兰移民的后裔,约翰逊的父亲名叫塞缪尔·伊利·约翰逊,小名山姆,是当地的农场主,教过书,当过州议员;母亲丽贝卡·贝恩斯是州议员的女儿,受过高等教育,后来在当地教书;生有三男二女,约翰逊是长子。
约翰逊家里许多成员都曾参与政治活动。他的祖父曾任得克萨斯州议员多年,在当地很有影响,约翰逊城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父亲也曾任得克萨斯州议员多年,是国会议员萨姆·雷伯恩的好友;在家庭影响下,约翰逊在学校读书时就对辩论和校园政治产生了兴趣。
约翰逊幼时顽皮淘气,不爱学习,常常借故逃学;在母亲耐心诱导下,勉强熬到1924年高中毕业;他无心上大学深造,一心到外面见见世面;他和几个学友偷偷溜到加利福尼亚州,想自谋生计,立足社会;两年多在外流浪的生活,使他备尝艰辛,最后于1926年初返回家园。
在家庭和亲友的劝导下,他于1927年进得克萨斯州西南师范学院主修历史和社会学;在校期间,他对社会活动表现出兴趣,主持过校刊的编印工作,在许多课外活动中担任领导和组织的角色;他善于团结同学,能言善辩,被称为“辩论明星”。
家庭生活
1934年9月,约翰逊到奥斯汀访问,遇见了克劳迪娅·泰勒小姐;约翰逊一见钟情,要求与她约会,由于泰勒小姐当晚要回马歇尔去,未能如愿;他紧迫不舍,回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后,以一连串的电报、电话和信件向她求爱,两个月后他们便宣告结婚;生有二女,大女名叫琳达·伯德·约翰逊·罗伯,二女名叫露西。
约翰逊早期的政治活动多赖其夫人的资助,她不仅在经济上支持丈夫,而且积极参与丈夫的政治活动;约翰逊在军中服役时,他在华盛顿第10选区议员总部的工作即由其夫人独自维持。
人物影响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总统纪念币是总统纪念币系列的第36枚,纪念币规格和正面与第一枚相同:背面是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总统头像和名字,币的下方有第36届总统(1963一1969)字样;另一枚是纪念章,其直径64毫米,重最132克,材质黄铜:正面图案是约翰逊侧面头像,背而图案为美国地图和鹰徽。
后世纪念
2019年4月27日,以约翰逊命名的隐形战舰“林登·约翰逊”在缅因州巴斯港举行下水典礼,并由约翰逊的两名女儿莲达及露茜主持掷瓶仪式。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约翰逊在大多数美国人的眼里,他堪称是一位典型的得克萨斯州人:身材高大魁伟、嗓洪亮、性情急躁、待人友好、不拘礼节、十分随便,同时又有冲劲、粗俗鲁莽、骁勇好战。除了上述这些特点外,他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机警敏锐的头脑和诙谐幽默和禀赋。约翰逊干劲十足,几乎能使昏昏欲睡的卡尔文·柯立芝在他的坟墓里也动将起来。他平时走路都是小跑,被人称作”约翰逊小跑“。
约翰逊有着惊人的旺盛精力。1964年竞选期间,有一回,他一天内发表了不下22次的演讲。约翰逊说:“无所事事比艰苦工作更容易叫人精疲力尽。”
约翰逊不仅自己夜以继日地工作,还敦促手下的人也象他一样拼命干活。他见不得别人磨磨蹭蹭,容不得无效劳动;约翰逊是位严厉的工头,部下们达不到他的工作要求时,他就大发雷霆;约翰逊在白宫的态度是比较专横的,他动不动就说:“我的最高法院。”约翰逊爱听颂歌,哪怕是要有委婉的批评,也使他不舒服。
尽管约翰逊喜欢用高压手段,他行使总统职权并不专横。约翰逊自比为美国人民的家长,是他们的“大爹”。他虽爱发号施令,但也十分随便、平易近人。(《美国历任总统》评)
负面评价
谢里尔:卑鄙狡诈、争强好胜、小气骄纵。约翰逊妄图牺牲纳税人的利益来实现个人野心,这种做法现在已经对国家造成了威胁。
罗伯特·卡洛:他渴望权力、冷酷无情、固执己见、虚伪狡诈、贪心不足甚至“道德败坏”。在参议院任职期间,他当众小便、斥责并贬低下属、恣意使用带有种族色彩的称谓、屡次在竞选中舞弊,还募集了数额惊人的捐款现金。至于最后有多少竞选捐款落入约翰逊的口袋,我们无从猜测,但正是他在乔治·华盛顿的内幕交易使他最终在退出政坛时成为百万富翁。
威尔逊到奥巴马:约翰逊心中似乎没有任何政治原则。在国会生涯的大部分时问里,他都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保守派民主党人。
约翰逊不仅性格虚伪造作,而且很会投机取巧。他是自安德鲁·杰克逊以来美国政界最粗鲁的人,几乎所有对他的描述都会采用“粗俗”一词形容他粗鲁的举止和肮脏的言语。
约翰逊对政绩有着贪婪的欲望,对荣誉和称赞有着不可抑制的渴求。政治记者西奥多·怀特写道:“约翰逊对权力的追求,就像三文鱼溯流而上产卵一样,是一种原始的本能。”
约翰逊精通劝服、施压和讨价还价等政治权术。贝利·高华德描述了两种传奇性的“待遇”方式:一种是“半约翰逊式”,一只胳膊环绕你的肩膀;另一种是“全约翰逊式”,正对着你只有几英寸的距离,两只手都放在你肩膀上,他几乎总是能得逞。
参考资料
美国历届总统简介:林登·B·约翰逊.新浪网.2023-11-18
林登·约翰逊(美国第35任副总统和第36任总统). 全球人物.2023-11-18
美隐形战舰“约翰逊”号下水 系美最先进驱逐舰之一.央视网军事.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