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趾翠鸟
三趾翠鸟科(学名:Ceyx erithaca):体形非常形小,是一种颜色非常艳丽的小型森林翠鸟。
形态特征
三趾翠鸟体形非常形小。是一种红黄色翠鸟。额黑色;头、颈橙红色;肩羽灰褐色,羽毛端部具深蓝色羽缘;上背深蓝;下背、腰、尾上覆羽、尾羽橙红色,除尾羽外,其他各部位中央紫红色,具反光。翼灰褐色。颏白色;喉淡蛋黄白色;耳羽紫红色,具反光;嘴下至胸、腹、尾下覆羽蛋黄色,嘴以下至胸、尾下覆羽较深,腹部较浅。虹膜棕色;嘴、脚红色。
趾仅3个;尾较嘴短;翼形尖长;羽色非黑白色。嘴角粗直,长而坚,嘴脊圆形;鼻沟不著;翼尖长,第1片初级飞羽稍短,第3、4片最长;尾短圆;体羽艳丽而具光辉。
大小量度:体重♂12-16g,♀14-18g;体长♂128-130mm,♀132-141mm;嘴峰♂32-34mm,♀32-33mm;翅♂51-57mm,♀54-58mm;尾♂23-26mm,♀25-27mm;跗♂8-7mm,♀8-10mm。(注:♂雄性;♀雌性)
生长环境
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小溪与河流岸边,是典型的林间溪边鸟类。生活在常绿的原始森林和次森林。一般都在小山丘或低高度的植被区活动。
生活习性
三趾翠鸟是候鸟。8月至9月迁徙,3月回到北方。一般单独或情侣共同捕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亚门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常直挺地停息在近水的低枝和芦苇也常常停息在岩石上,伺机捕食鱼虾等,翠鸟科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的视力,因为它在水中后眼睛能迅速调整水中因为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所以翠鸟的捕鱼本领几乎是百发百中,毫无虚发。同大多数森林猎翠鸟一样,完全是肉食性。常在树叶或泥土中寻找猎物。主要食物是昆虫,蚱蜢,苍蝇和蜘蛛目,也吃各种水生动物如水甲虫,小螃蟹,青蛙和小鱼。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生长繁殖
繁殖在斯里兰卡6月,在印度西南7月至9月,在印度东北地区4月和5月,在马来西亚是5月,在爪哇从12月到5月,在苏门答腊岛是3月份。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深25cm,宽13-15cm,直径5-7cm高。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雌鸟产3至7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有些也在树干上钻洞穴为巢,卵的大小18-20mm×14-16mm。
亚种分布
物种保护
保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2021年10月4日晚9点20分左右,一只三趾翠鸟现身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护局凤凰山鸟类环志站,经鸟类专家鉴定属三趾翠鸟,刷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鸟类新记录。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Ceyx erithaca.The IUCN Red List.2016-01-11
像油画的小鸟!云南南涧凤凰山发现濒危物种三趾翠鸟.今日头条 开屏新闻.2021-10-05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