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无论是从定义上理解还是从应用上划分都分属于两个系统的理论层次,从定义上理解,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而摄像就是使用摄像机(视频拍摄设备)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通俗一点解释就是,摄影是一种静态的影像记录过程,而摄像是一种连续动态的影像记录过程。
内容简介
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曾预言,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将产生三种文盲的概念: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
一个由数理、胶片、电子像素、多媒体影像等构成的影像时代正走向我们,我们只有深刻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以及我们所处时代的变化,才能在变化中保持主动,在变化中谋求发展。本书将从这一角度出发,带您步入摄影摄像的艺术殿堂!
创作背景
技巧
一。摄影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事先了解会议内容,实地考察会场的大小、灯光情况、主宾位置、自己拍摄的位置等,以便打下草稿确定要拍摄的内容。在会议的前一天准备好需要的摄像器材并把DV的电池充足电。
二。透过镜头介绍内容
拍摄会议内容,会议拍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会议的开始。经过和结束等六要素,这是我们在拍摄时需要格外注意的。在会议开始之前可以拍摄一些会议背景材料,例如所拍摄的会场外面的布置。
在拍摄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时需要注意:
时间,一般摄像机都有时间记录功能,在拍摄时把这项功能打开。如果你觉得光有时间显示还不能说明问题,还可以在后期制作时加上解说。
地点,可以先到会场外面拍摄横幅等宣传标语,这样可以起到表达会议内容的作用。
参会人员,在会议当天提前到场,把重要来宾的签到拍摄下来。重要来宾在会议开始前有时会到贵宾室休息,这时要拍下主宾之间握手交谈的画面。
三。开始前的摄影工作
在会议开始之前,先拍摄会场的总体布置(包括主席台全景和会场全景),接下来拍摄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全体参会人员鼓掌的画面。在拍摄时画面变换要慢,以突出会场严肃的气氛。
四。进行中的摄影工作
会议开始后的拍摄工作十分重要。参加会议的人应该是重点拍摄对象,对于重要的发言人应该用全身或是半身特写画面,并且在拍摄时尽量把镜头画面对着重要发言人,这点需要格外注意。对于其他发言的人我们也要对他们进行拍摄,这不仅是对参会人员的尊重,也是为了把会议拍摄完整。还有就是要拍摄听众听讲的画面,因为只有发言人的画面会让会议影像记录显得很空洞。
五。结束时的摄影工作
在会议结束时,应该先将镜头画面对着主席台,然后再把画面转向起立鼓掌的听众,此时要对全景有一定的层次把握。最后在出口处拍摄与会者出场的画面,以“渐变黑幕”的画面变换方式结束本次会议拍摄。有些会议在结束后会有主要领导接见会议来宾的活动,这时应在拍完最后一个发言者后马上到达接见活动现场,提前做好拍摄的准备工作。在拍摄时要注意拍下主宾的画面。会议主题明确,会议主次关系分明,完成一次完美的拍摄记录。
闪光灯
闪光灯的闪光模式分为前帘同步、后帘同步、高速同步、频闪闪光等模式,很多相机的闪光模式默认的是前帘同步,相机默认的闪光模式就造成了很多人在拍摄过程中以后闪光灯的闪光效果只是一个形式,辉煌映画摄影摄像机构对这三个模式做了一个分类,对于其他的闪光模式不甚理解,无论是前帘同步还是后帘同步只有在慢快门的时候才能清晰的看到两者的差别。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主要是营造光影流动的效果。
高速同步模式
高速同步/焦平面闪光在需要使用超过最大同步速度时——通常是1/250s是一种很有用的模式,当然1/250s的同步参数是针对比较高端的单反相机,不同的机器这个参数都有所差别,比如佳能5Dii的最大同步闪光速度1/200s,意味着快门设置的最高速度为1/200s,超出这个范围外,拍摄出来的照片效果不会是大家预想到的调性,这也很好理解,你让别人做他能力之外的事情,当然不会尽人意,但是在高速同步模式下,即使使用1/8000s也可以,顾名就能思义了,高速同步模式下就不会收到相机快门速度的限制了。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于相机的光圈优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闪光灯会发出一系列高频闪光,而非普通的一次闪光。通过这种脉冲光来保证整张照片都能曝光。不过这种工作模式的代价是牺牲了强度,高频闪必然带来的是光线强度的损失,有利必然就会有弊,所以通常闪光灯都需要靠近被摄体。在闪光灯足够靠近时,在正午的阳光下也能同时捕捉到运动物体及填充阴影。记住!快门速度越快,闪光灯的强度就会越是弱,所以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闪光灯也需要越靠近被摄体。如果距离拍摄对象太远,必然就会出现曝光不足的问题,因为闪光灯的强度照射不到那个距离。
前帘同步模式
默认设置下,闪光灯是前帘同步的,前帘同步模式就是在第一片快门帘幕打开时闪光。后帘同步模式下,闪光灯会在第二片帘幕开始闭合时闪光。大家要分清楚这两种闪光模式的不同闪光时点,一个是在一开始就闪光,一个是在结束的刹那闪光,在使用慢速快门拍摄运动轨迹时这种模式是非常有效果的。使用后帘同步拍摄运动物体,能拍摄出运动轨迹。如果用前帘同步,则会出现运动物体在后,轨迹在前的“错误”影像,前帘同步下在第一片快门打开时候闪光,用后期的帧来解释就是,这一帧画面是清晰的,闪光结束以后物体因为在继续向前移动,这时候的曝光是通过相机的曝光参数在进行曝光,因为相机的快门速度比较慢对象在移动的过程中,必然就出现画面虚化的轨迹效果,而后帘同步与前帘同步因为闪光的时点一个是在结束刹那,一个是在开始刹那,所以他们的影像效果恰恰也是相反的。
闪光模式
不是很多摄影师会用这个功能,不过这也是一个有用的功能,能够拍出非常酷的效果。频闪闪光是指在曝光过程中以一定频率和输出连续闪光。其中频率取决于闪光灯输出,输出强度越高,频率越低。理想情况下,长达2s的曝光时间和在完全黑暗的空间中拍摄最好,当然需要用到三脚架。一旦开始曝光,闪光灯就会按照频率发出闪光。频闪可以拍出比如一个小球连续跳动的照片。效果非常有冲击力,辉煌映画有一个频闪闪光高手,在这方面颇有心得,大家也可以与之沟通一下,频闪闪光的效果大家应该很少见到。
异同点
摄影摄像的相同点是有目共睹的:都是用器材记录图象;都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拍摄技巧;都是需要熟悉器材、辅助工具、光线和感光材料;但是摄影摄像的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摄影是捕捉瞬间,把瞬间凝固成永恒通常也叫拍照;摄像是连续影象,记录一段时间内每一个时刻。摄影可以使用闪光灯;摄像使用连续光。摄影使用照相机;摄像使用摄象机或者录象机。
下面总结了辉煌映画摄影团队的相关观点以及结合摄影摄像的发展以及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5个不同的角度分别阐释出摄影与摄像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点,摄影摄像从本质上说属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1.摄影摄像具有相同的可视性
小说靠读、音乐靠听,而摄像艺术则靠观赏。小说、音乐都不能提供具体形象供人观看,它们是时间艺术,不是空间艺术。摄像艺术是空间艺术(或称视觉艺术)又是时间艺术。表现时间过程。小说是用文字描写来阐明主题、叙述情节、刻划人物、描绘环境的。读者根据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想象、感受艺术形象。
2、摄像具有运动性而摄影具有静止性
绘画、摄影、雕塑都是空间艺术(造型艺术)也都具有可视性,那么电视摄像与它们有何不同呢?绘画和摄影等只能表现动态,故称瞬间艺术,它们都不能表现对象的运动过程。摄像不仅是空间艺术也是时间艺术,称为时空艺术。摄像和摄影(照像)都是通过画面形式来表现内容的。但它们两种画面是不同的。
3、摄影摄像具有相同的记录性特质
画家画画不一定要面对现场,可以把生活中的积累,经头脑筛选与构思,最后运用自己的技术艺术手段画在画布或纸上,除学习素描之外,一般不必面对实物。摄像必须面对实物--搭的景或实景实物,摄录对象——景物人物等都必需是直接看得到的,在现场拍摄,经过镜头成像才能变成图像。无论是摄影还是摄像都是这一原理,没有现场,没有对象,就成其不了摄影摄像,摄影摄像虽然是客观的记录但是从这种客观的记录中融入的导演和摄影师的主观艺术构想,那么这种影像画面是来源于实际而高于实际的。
4、摄像是视听艺术,而摄影是视觉艺术
摄影(照像)是"哑叭"艺术,让人在宁静中观赏,此时无声胜有声,可以品味出别有一番神韵。摄像却是视听艺术,在画面出现时需要有人的对白,现场的声响效果,以及后期配的音乐等,声画并重,从视听两个方面来叙事传情。影视面画的纪实性加之声音的出现,使影视画面更具逼真性。但是无论是视觉艺术还是视听艺术,造诣高超,情感浓郁,主题深刻的摄影照片有时候会比一部电影都更能触动一个人的心灵,无声胜有声的艺术价值有时在摄影与摄像之中时有发生。
5、摄像是综合艺术而摄影是一个独立技艺
摄像不能独立拍摄之后还需要编辑、录音等后期制作才能完成对主题的表达。摄影实独立的一人即可完成。单一画面即可表现一个完整的主题,从影视后期的技术来解释就是一秒运动画面是由24帧静止画面构成的,静止画面在光学的原理运用下就从静止变成了动态,一个完整的摄像是需要多道工序集体完成,这就是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热衷于拍照而视频拍摄的比较少。
作品目录
商业摄影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把摄影艺术运用到商业领域就形成了商业摄影,它是建立在现代影像科技基础之上,应用视觉传达设计原理与理念,为商业活动而进行的摄影创作。所以,许多人把它直接称之为商业广告摄影,但这种把商业摄影仅仅理解为广告摄影的思维方式是不全面的。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一件摄影作品进入了商品交换领域,它就具有了商业性。其实商业摄影和纯艺术摄影很难进行严格的区分,摄影艺术价值的高低需要社会市场的检验;商业摄影图片必须具有艺术性,不具有艺术价值的商业摄影图片很难进入流通领域,所以,商业摄影和艺术摄影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纯商业摄影也有别于其他门类摄影活动,它具有很明确的目的性、纪实性和审美性,必须为产品、服务或企业的商业推广服务,真实而有艺术性的再现产品、服务和企业形象。因此,从事商业摄影的人,需要具备扎实的摄影技巧的基本功,掌握视觉传达涉及的基本理念,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称为一个优秀的商业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