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3月,任黑龙江省军署少校参谋,兼炮兵第一团中校团副。 1926年,随东北军军入关,任镇威第六方面军团部参谋处处长,国防筹办处参谋长。参加1929年中东路战争,在札兰诺尔战役中,自杀殉国。
人物介绍
张季英(1890-1929),字善培,江苏徐州萧县(今安徽萧县)人。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宁属师范学校、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
及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1920年留学日本,肄业于日本东京成城学校陆军班、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1923年后,历
任东北地区陆军讲武堂兵器学教官兼炮兵科区队长。1924年3月,任黑龙江省军署少校参谋,兼炮兵第一团中校团副。在第二次
直奉战争中,随镇威第五军出征热河平泉、凌源市等地。旋任军团部上校参谋处长,又移军黑龙江,任省军务善后事宜督办
公署上校参谋。1926年,随东北军军入关,任镇威第六方面军团部参谋处处长,国防筹办处参谋长。授四等文虎勋章。1928年任东
北陆军第十五旅第三十二团团长,东北陆军第十七旅第十三团团长。参加1929年中东路战争,在札兰诺尔战役中,自杀殉国。
39岁的黑龙江省陆军第十七旅十三团团长、陆军少将、萧县人张季英在苏联红军的重重包围中身负重伤。不愿被俘受辱的他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在他的家乡萧县,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张季英这个人以及他所经历的这场被称为“中东路事件”的战争。中东路即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俄罗斯帝国为实现长期霸占东北地区的目的而在中国境内修筑的。主线从满洲里市经哈尔滨市至绥芬河(相当于现在的滨洲铁路和滨绥铁路),支线从哈尔滨经长春市、沈阳市到大连市(相当于现在的哈大铁路)1904年日俄战争后,沙俄将从长春到大连的铁路让给日本,就是后来所说的南满铁路。张作霖统治东北的后期,铁路已经实现中苏共管,但是苏联人对中方的管理多方刁难。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归属国民政府后,张学良低估了苏联的力量,力图用武力收回中东铁路的路权。于是爆发了这场战争。和张季英一同牺牲的军官还有韩光第、林选青等。战争中,苏联占领了黑龙江省上的我国领土黑瞎子岛,直到2005年经过谈判才部分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