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银耳(学名:银耳属 hainanensis)是银耳科银耳属的一种真菌,分布于中国海南的吊罗山。海南省银耳是可食用的真菌,其种加词“hainanensis”意为“海南的”。海南银耳稍接近Tremellareticulata(Berk.) Farl.,但后者的担子果裂片较粗大,且中空泡囊状和下担子较小,担孢子近球形至近腊肠形,易于区别。
形态描述
担子果白色至奶油色,硬胶质,有弹性,长4-10cm,宽3-8cm,高3.5-8cm。叶状裂片为丝状扁平细裂,分枝,小裂片宽2-9mm,厚1mm左右,边缘不整齐齿裂。各裂片彼此网状连结交织成一球形或块状体,很像捏紧的粉丝团,居表面的裂片,有的先端多少游离。
干后稻杆色,收缩后基本保持原状。菌丝直径 1.3-2.7μm,常部分膨大至4μm,有锁状联合。子实层遍生裂片表层,下担子居浅层,密集,球形至广卵形,2-4十字形纵隔, 11-17×10-16μm,上担子长25-50μm或以上,宽2-3μ m;担孢子球形或近球形,无色, 6-9×5.5-8.3μm,有小尖,萌发产生萌发管。
生长环境
在阔叶林中阴湿处阔叶树朽枝干上单生、散生。
中国分布
在中国分布于海南省的吊罗山(1430,主模式,1479,1492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