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雷施(Maria Reiche,1903年5月15日—1998年6月8日),德国数学家和考古学家,因研究秘鲁纳斯卡巨画而知名。她提出巨画与天文周期和宗教崇拜有关的理论,并致力于保护这些遗迹。

人物经历

玛丽亚·雷施1903年5月15日出生于德国德累斯顿,后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学习数学、地理及语言。

1932年开始,她为一位德国驻秘鲁库斯科领事的小孩担任保姆和教师的工作;1934年,她由于坏失去了一只手指,同年起开始在利马担任教师并从事科学类文献的翻译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决定不回到德国

1940年,雷施成为发现纳斯卡巨画的美国考古学家保罗柯索的助手,并于1946年左右开始著手绘制纳斯卡的图案,这项工作直到保罗柯索1948年离开后仍然持续著。

雷施基于她对纳斯卡巨画图案的研究发展出了一套理论:她认为图案的线条是天上星图在地上的投射,通过这个投射在地上的星图,巨画的创作人一方面可以用来观察天文周期,以确定历法;二来亦可通过星图来向上天崇拜。由于这些线条只能在高空才可以清楚看见,她说服了秘鲁空军协助她作空中拍摄考察的工作。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位于纳斯卡的家中。雷施在《沙漠之谜》(The Mystery of the Desert)一书中解释了她的巨画理论,并将著书所得用于参与维护沙漠遗址的活动,以及聘请保卫和助手。

由于交通(该遗址靠近泛美公路)和诸多政府建设计划可能对遗迹造成不良影响,雷施一直从事维护纳斯卡巨画遗迹的工作,这花费了她大部分的财产,她说服政府限制公众进入此地、并在高速公路旁兴建了一座高塔以便游客观看纳斯卡巨画。1993年雷施获得大十字级荣誉勋章(Medal of Merit in the Degree of Great Cross),隔年成为秘鲁公民。1995年,纳斯卡巨画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列入世界遗产。

雷施的健康状况自中年后不断恶化,只能依靠轮椅行动,同时患有皮肤病失明,晚年更罹患帕金森病氏症。1998年6月8日,雷施因卵巢癌在利马的一间空军医院里逝世。她在纳斯卡附近下葬,并得到了官方的荣誉纪念,其故居则改为博物馆至今。

纪念

玛丽亚·雷施的贡献被广泛认可,2018年5月15日,谷歌以首页涂鸦形式纪念了她的115岁诞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