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煎茶铺镇(Jianchapu Zhen)位于市境中部,距市政府11千米。112国道(津保线)过境。面积74.5平方千米,人口3.87万人(2002年)。辖3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西煎村。2018年,煎茶铺镇有工业企业160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简介

煎茶铺镇位于霸州市区东部10公里处,耕地7万亩,多为汉族回族多数居住在该镇后两间村。煎茶铺镇历史悠久,元末明初这里得名煎茶铺,并自然形成了一个历史古镇。近两年来,煎茶铺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充分发扬“团结、务实、诚信、高效”的精神,竭力营造一个宽松、优良

的服务和社会发展环境,致力于“打造经济强镇”,并以其博大的胸怀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特殊魅力:发达的交通网络。近两年来,煎茶铺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受到省、廊坊市霸州市的多项表彰和奖励。先后获得了“实绩突出领导班子,优秀乡镇党委,安定乡镇,文明乡镇,社会综合治理先进乡镇,植树造林先进乡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先进乡镇,信访工作先进乡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乡镇,计划生育先进乡镇等荣誉。

煎茶铺镇位于华北冀中平原(北)京、(天)津、保(定)三角地带中心,霸州市区东部11公里处。东连信安、王庄子乡,西邻康仙庄乡,南临东杨庄乡,北与永清县毗邻。境内有津霸铁路津保高速公路和112国道通过,交通便利。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煎茶铺镇辖东一、东二、东三、中煎、西煎、七间房、永兴、后两间房、前两间房、高村、南庄头、济悯庄、田青口、王青口、郝青口、胡各庄、沙窝、元里、大宁口、小宁口、赵各庄、田家口、王坟、大高各庄、小高各庄、东台山、中台山、西台山、河东、花桑木、十间房、平口等32个村街。

截至2020年6月,煎茶铺镇下辖3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中煎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煎茶铺镇地处霸州市东部,东连胜芳镇、王庄子乡,南邻东杨庄乡,西邻康仙庄乡,北与永清县毗邻,区域面积74.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煎茶铺镇境内地势平坦。

气候

煎茶铺镇多年平均气温12℃,1月平均气温-4.7℃,7月平均气温26.5℃。平均气温年较差31.2℃。年平均降水量507.7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630小时,年总辐射130千米/平方厘米,无霜期年平均176天,最长达220天,最短为168天。

水文

煎茶铺镇境内有中亭河流经,境内长5千米。

自然灾害

煎茶铺镇主要自然灾害为洪涝等。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96年8月5日,涉及境内大台山、河东、西台山、中台山、十间房、大宁口、小宁口7个管理区。

人口

2002年,煎茶铺镇人口3.87万人。

2011年,煎茶铺镇辖区总人口4213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083人,城镇化率21.6%,另有流动人口768人。总人口中,男性21679人,占51.45%;女性20455人,占48.5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9730人,占94.3%;2011年,人口出生率12.18‰,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5.98‰。

截至2018年,煎茶铺镇户籍人口4510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煎茶铺镇财政总收入4.8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48万元,比上年增长22.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43万元,增值税2454万元,企业所得税259万元,比上年增长20%。

农业

煎茶铺镇有农业耕地面积7万亩,人均1.7亩,全部为水浇地,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2.64亿元。畜牧业以饲养羊为主。2011年,羊饲养量5.1万只,年末存栏2.98万只。

工业

煎茶铺镇工业以塑料、五金、汽车配件、钢木家具、食品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6亿元,比上年增长29%;企业1480家,从业人员1.5万人,工业增加值17.1亿元,比上年增长27%。

2018年,煎茶铺镇有工业企业160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

商业

2018年,煎茶铺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建设

该镇建设超亿元项目6个,已经投产3个,项目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受到省、廊坊市霸州市的多次表彰和奖励。该镇被河北省授予“春季植树造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廊坊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先进乡镇党委”,廊坊市“三五”法制宣传先进集体,廊坊市科技工作先进乡镇,廊坊市十佳绿化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被霸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先进乡镇、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乡镇等。2006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6.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907.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30元;2007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1211万元,引进省外资金6500万元,新建、续建、扩建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6个,谋划及准备开工的超亿元的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4.6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煎茶铺镇有公立幼儿园10所,私立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600人,专任教师107人;小学11所,在校生3010人,专任教师2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29人,专任教师6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煎茶铺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2个,农家书屋32个,藏书4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谷风诗社有13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煎茶铺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62个,其中村卫生所(室)61个,病床48张。专业人员106名,其中执业医师9人,执业助理医师21人,注册护士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24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煎茶铺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户,人数34人,支5560元;城市医疗救助5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705人次,共支出8525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66户,人数740人,支出15.181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8000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3万人,参保率92%。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煎茶铺镇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5万份(册)。有电信企业3个,服务网点24个,固定电话用户7300户,移动电话用户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32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80万元。

交通

煎茶铺镇境内有112国道线、廊沧高速公路、津保高铁。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元末明初境域是一片洼淀,洼旁大堤上有几户人家,以卖茶、打渔为生,以此立村遂名煎茶铺。

区划沿革

1954年建煎茶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改镇。1997年,面积74.5平方千米,人口3.7万,辖西煎街、中煎街、东煎一街、东煎二街、东煎三街、七间房、永兴庄、后两间房、高村、前两间方、南庄头、济悯庄、田青口、王青口、郝青口、胡各庄、沙窝、元里、大宁口、小宁口、大高各庄、小高各庄、花桑木、十间房、西台山、中台山、东台山、河东、田家口、王屯、平口、赵各庄32个行政村

1958年10月,成立煎茶铺稻海公社。

1961年10月,更名煎茶铺公社。

1984年1月,改为煎茶铺乡。

1985年11月,改为煎茶铺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