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曾任香港建道神学院副教授,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教授,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崇基神学院当代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

人物经历

邢福增早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受教育,1983年入读香港中文大学,主修历史,1987年获得文学士。

1989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历史学部的哲学硕士学位,论文为《晚清中国基督徒对宗教信仰与文化环境的调适(1860-1911)》。

1995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历史学部的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督教救国:徐谦、冯玉祥、张之江》。

2011年7月6日~8日,华中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举行第三届“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暑期青年学者论坛,应邀出席担任讲座教授。

2012年3月20日,下午3:00-5:00,在上海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A602室做了主题为“中国基督教史的“异域”:基督教坟场的历史与文化”的讲座,陶飞亚教授担任主持人。

2012年4月18日上午8点30分,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501会议中心做了主题为“爱国爱教:革命时代中国基督徒的时代抉择”的讲座,近代史研究所刘家峰教授担任主持人。

研究领域

邢福增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近代中国基督教史,他对中国内地的地上和地下教会的处境,以及宗教政策的改变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著作包括《当代中国政教关系》等。

获得荣誉

邢福增曾获得多项奖项,包括神学院最佳教学奖(2014)、基督教金书奖最佳编辑〔非系列〕(2013)、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模范教学奖”(2010)。

出版著作

参考资料

华中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第三期“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暑期青年学者论坛通知.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201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