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林,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人,1981年9月出生,毕业于武汉军械士官学校,被誉为“新一代青年士兵楷模”。

向南林于1999年12月入伍,2002年11月入党,2003年毕业于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专科学历。2007年,被保送到石家庄市机械化步兵指挥学院学习。2008年1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向南林入伍九年,专业比武,他屡夺桂冠;器材革新,他硕果累累;学术论文,他频频发表;书法比赛,他榜上有名;还能唱歌、演小品、编舞蹈、演奏乐器。向南林先后被四总部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获首届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被军区树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标兵、学雷锋学苏宁学习成才标兵、装备技术士官优秀人才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和“四会”优秀政治教员,获得军区学雷锋金质荣誉章,被集团军树为优秀士兵标兵,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1次。2008年1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12月7日,荣获第19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向南林,1981年9月出生于广元市旺苍县万家乡自生村的一个党员家庭,1999年12月,由于家庭困难,还差半年高中毕业的向南林选择了参军入伍。2001年春天,已是第二年兵的向南林有了报考军校的机会。然而轮到他时却没了名额,不久,他以集团军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军械士官学校。2002年11月入党,2003年毕业于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专科学历

职业经历

向南林毕业分到团里,每天晚上熄灯后,他都想办法学上一两个小时,有时在连队库房,有时打着手电在被窝里。每次出差、外训、演习,他总是带着两个包,一包是行李,一包是书籍。甚至送修装备,在风吹日晒的平板车上也不忘捧书苦读。向南林先后整理形成了《基层官兵理论学习基本观点辅导教材》《科学发展观基层读》等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分别被师团推广。先后有2篇学习感言和体会文章在报刊上发表。

2005年4月,士兵提干的指标分到团里,向南林以绝对优势在全团排名第一,但由于政策规定:全日制士官学校毕业的不能提干 ,向南林落选。第二年,团党委又一次把他作为头号提干人选向上级推荐,都因为同样的原因落选。

2007年,向南林被保送石家庄市机械化步兵指挥学院学习。向南林入伍8年,被集团军2次授予优秀士兵标兵和学习成才标兵,被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装备技术士官优秀人才标兵和优秀新装备操作手,荣获首届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二等奖。2007年被军区树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标兵个人。先后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1次,被称为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2008年1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一代青年的追求和品格,往往反映时代风尚,关系事业未来。正因为如此,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沈阳军区某部战士向南林的事迹,才那么令人激动,催人奋进。      他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向南林是年轻的,燃烧的激情,蓬勃的朝气,灿烂的青春都写在脸上。面对纷繁的世界,他认定党的创新理论“能够指明人生的方向”,认定“只有融入事业才能成就事业”,认定“基层是个大舞台”,矢志升起“心中的太阳”,无悔地迈着青春的脚步,跃进在生命最精彩的年代。他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生活的田地里,不可能没有禾本科杂草。现实的环境中,不可能没有干扰。虽然战胜自己是困难的,要达到崇高的境界也不容易,但他能够咬定目标不放,在奋斗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他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向南林热爱学习、勤奋学习、不断学习,像一块海绵,把每一个岗位都变成了学习成才的机会。不论当新兵,还是当班长;不论在军校,还是在部队;不论是向实践学,还是向书本学,都学必求专精,干必争先进。      他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向南林懂得,青春不能彷徨,辉煌属于创造。他理解“小兵”扛着大责任,“每天”之中有历史,把党和人民对军队建设的要求当做对自己的要求,把时代发展对当代官兵的期望当做对自己的期望,每做一件事、每完成一项任务,都力求比以往更进一步,离完美更近一点。      透过向南林,人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80后”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更加坚信,他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一代。(人民日报评论员评)

相关轶事

辍学

向南林对考大学一直有着强烈的企盼,但他看到父母为了供兄弟俩读书日夜操劳那个辛苦劲,还差半年就高中毕业的他忍痛辍学,而把继续读书、考大学的机会留给了弟弟。

不能提干

2001年春天,已是第二年兵的向南林有了报考军校的机会。然而,这一年的春天并没有给他带来希望。论学习成绩,他考军校应该是手拿把掐,可轮到他时却偏偏没了名额。但他并没有气馁,不久,他以集团军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两年的军校生活,向南林从当班长、区队长到模拟连指导员,岗岗叫得响。毕业时,他除了英语差四分,各门功课都是优秀。 向南林由于表现出色被作为留校对象,却因全军精简调整,愿望没能实现。留校不成,他想回原部队,结果却被告知,原部队也接到了撤编命令。最后向南林正常分回了原驻地的某高炮团。2005年4月,士兵提干的指标分到团里,他以绝对优势在全团排名第一。然而,政策规定:全日制士官学校毕业的不能提干。第二年,团党委从爱惜人才的角度出发,又一次把他作为头号提干人选向上级推荐,都因为同样的原因被“卡”了下来。

利用各种时机学习

2004年,团队在外驻训,晚上没有电,他便点着蜡烛看书,一个半月的时间,用掉了40多根蜡烛、20多瓶风油精。为了提高层次,增加深度,向南林利用各种时机向高手学习。多次同“红九连”指导员交流探讨,给军事科学院政工研究所副所长公方彬打过100多次电话进行讨教。连队修理维护任务重,自由支配时间少,他就挤时间学习。饭前饭后背记一两个名词,大块时间学一两篇文章,集中上课理解一两个观点,搞好“零存整取”。平时兜里总是揣着小本子,对重要观点、领导讲话、学习心得等随时摘记。学习中,他特别注意用自己的语言解读,联系身边的事理解,把一些具体理论观点按照相关论述、官兵理解、实践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解析。比如,学习“关于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理论观点,在官兵理解上,他用“骏马迷途难走路,人无思想难进步”等语言进行比喻诠释,联系我军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历程进行分析。向南林先后整理形成了《基层官兵理论学习基本观点辅导教材》《科学发展观基层读》等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分别被师团推广。先后有2篇学习感言和体会文章在报刊上发表。

成立小乐队

一次,向南林看到团里的乐器堆放在仓库里闲置没用,就建议团里成立个小乐队。缺架子鼓手,请人教需花钱,恰好李波又有些这方面的知识,但他是键盘手,向南林就决心自己上,弄不懂就问李波。刚开始,点敲不准,影响了别人排练,他就敲自己的大腿。一个月后,李波在礼堂外面听到架子鼓声,以为是请了专业老师,结果进屋一看,是向南林在打架子鼓,这让李波难以置信。李波与向南林相处三年,他发现,原本密不外传的看家本领,向班长全学会了。

在团里,办晚会、每周的影前小舞台,他是团里不可或缺的“台柱子”。在佳木斯市每年的双拥晚会,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能当导演主持、搞舞美策划,还能唱歌、演小品、编舞蹈,笛子、葫芦丝、架子鼓等6种乐器,他件件拿得起。三任宣传股长感受最深,少了向南林,团里的舞台要塌掉一半。在武汉军械士官学校期间,总装系统搞文艺调演,由向南林执导参演的歌伴舞《当兵的哥们》获得了二等奖

好学

“向班长太可怕了,跟他呆几年,自己有点专长,全被他给偷跑了!”战士李波所说的“可怕”,其实并非贬义,而是对向南林好学上进的由衷赞叹。李波出生音乐世家,精通唢呐、架子鼓、贝斯等多种乐器。团里组建小乐队,李波担任键盘手,还缺个鼓手,原本是主唱的向南林就缠着李波要学架子鼓。有道是“隔行如隔山”,初学架子鼓的向南林洋相百出,不是鼓点跟不上,就是节奏打飞了。李波不耐烦了:“向班长,还是算了吧。等你把鼓打明白,咱也该复员了。”向南林也不吱声,每天一有时间就打着鼓槌敲敲打打。中午他怕影响战友休息,就拿自己的大腿当鼓台。鼓槌敲在肉上,一敲一道红印,向南林浑如不觉。几天下来,向南林大腿肿了一圈,走路一瘸一拐。手也磨破了皮,五个手指贴满了“创可贴”。

一个月后,李波远远听到排练室里传来架子鼓声,听节奏就知道,这肯定是个行家。“向班长从地方请高手了?”李波满腹疑窦地推开门,一下呆住了:坐在鼓台前打得正起劲的,哪是他想象中的“地方高手”,正是一个月前还找不准鼓点的向南林!

“自己练了好几年,向班长怎么练一个月就比自己强了呢?”在为向南林高兴的同时,小李多少有点“不平衡”。

让小李“不平衡”的可不止这一件事儿。和向南林在一起两年,小李唢呐、贝斯等看家本领全让向南林给学走了,样样不比“师傅”差。要不,小李怎么会说向南林“可怕”呢

人物言论

作风

作风,是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所持态度的外在表现。作为一名普通战士,作风既包括我们每天都应当注重的军容风纪,也包括做人做事的作风。这几年,从上到下都在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我认为,作为我们普通的战士来说,加强作风养成,培养高昂士气,同样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平时那些作风养成好、工作扎实、精神振奋的战士,他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一定高人一筹;相反,精神不振、作风拖拉、对任何事都抱有事不关己态度的战士,只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会有所作为。我们每一个战士,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做一个奋发有为的优秀士兵。

学会生活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只要心灵充满阳光雨露,就会使寂寞、单调、枯燥的生活变得快乐和浪漫温馨。部队“三点一线”的生活,很多人不适应,所以他不快乐。不懂得生活,即使面带笑容,内心也不会快乐。工作被动、做事浮躁,事业、人生必然失败。

思考本是一座桥

思考,提高素质、提升境界。在理论学习中进行思考,就是寻找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途径。理论知识与现实工作,一个是意识层面的,一个则是物质层面的,要通过思考找到连接二者的桥梁,透过事物现象看到事物本质,掌握事物内在规律,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扎根基层干事业

士兵是部队建设的基石,是提高战斗力的关键要素。不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最终都要落实到基层,士兵不掌握就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士兵是基层建设的主体力量,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跳出自我设计的小圈子,摆脱荣辱得失的羁绊,切实把个人发展融入到连队全面建设之中。连队兴我成才,人人成才连队旺!要用老实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和扎实的作风,尽心尽力为连队建设做贡献!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坚韧的毅力来自伟大的目标。

追求篇

许多人都在问自己,我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觉得应该用奉献这把尺子来衡量。生活中,有人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舒服一天算一天。但我想,不做些什么,不是等于虚度了光阴吗?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做出什么成绩,就是在享受别人创造的价值,“无功”即是“有过”。工作中要常想“只有奉献,才有贡献。”不管平时还是战时,都得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如果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顾及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得失,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是有辱军人称谓的。我们要尽己所能为国家献忠诚、为他人谋方便。只有奉献,才能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

1.每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高尚的美德可以留传永世。

2.军旅生涯是一幅多姿多彩的蓝图,忠诚是最亮丽的底色,奉献则是绚丽的油彩。

3.人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活得有价值。既便是颗流星,也要把瞬间的光芒留给人间。

4.没有罗盘的船,怎能越渡汪洋大海;没有翅膀的雄鹰,怎能飞越崇山峻岭;没有党指挥的人民军队,怎能肩负使命、勇往直前。

5.党的抉择就是我的选择,党的目标就是我的座标,党指挥到哪我就打到哪,这是我永远不变的追求。

我愿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在利益面前无私奉献,被某些人看作是“傻子”,那我是心甘情愿做这种“傻子”的,部队需要这样的“傻子

参考资料

向南林.央视网.2025-02-16

向南林忍痛辍学把继续读书考大学机会留给弟弟.新浪网.2025-02-16

新一代青年士兵楷模的向南林:让真理为青春导航①.黑龙江日报.2025-02-16

一位80后士官的精彩“突击”.中国青年报.2025-02-16

新一代士兵楷模向南林被破格提干实现军官梦.中国新闻网.2025-02-19

向南林以集团军第二名成绩考上军械士官学校.东北网.2025-02-16

【中国青年说】之青年楷模向南林.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