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琴
水琴(Waterphone),是1921年由理查德·沃特斯(Richard Waters)发明的乐器。
水琴起源于美国,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西藏自治区水鼓。它由一个碗状金属容器和周围不规则排列的金属棒组成,通过弓弦或玉米棒的摩擦、敲击及摇晃等方式发声。每种水琴的音调和特性各有不同,但通常具有压迫、尖锐的音色。水琴造价较高,因此较为少见。
水琴声音常出现在电影配乐中,例如《异形》《血色入侵》《星际迷航》《卧虎藏龙》《鬼水怪谈》《24小时》等电影。使用水琴创作的音乐作品有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的《Aurora》和《Tutu》,以及谭盾的《水上音乐》等。
历史发展
水琴起源于美国,由多媒体艺术家理查德·沃特斯(Richard Waters)发明,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西藏水鼓。
结构组成
水琴由一个不锈钢碗或盆构成谐振器,顶部连接有援助提的“颈”,并在碗或盆的外侧边缘焊接黄铜条组成。谐振器与颈开口相连,可以注入水。“颈”通常作为演奏者握持水琴的部位,外侧的棍状黄铜条和底部的谐振器都是可以进行击打发声的。
发声方式
水琴通过摩擦或击打的方式使谐振器和黄铜条振动发声,常用的发声附件包括橡胶头音锤、音叉、木棒和提琴弓等。加入水后,谐振器内部的水在演奏者摇动下能够产生弯曲的音调,并伴随水的回声。这种振动方式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与传统乐器的发声方式有所不同。
声音特点
水琴通过不同的演奏方式和部位可产生多种音效,在底部加入水或其他物品还能进一步增加声音的变化。每种水琴的音调和特性各有不同,但通常具有压迫、尖锐的音色。其音色可能引起听觉不适,长时间聆听可能导致头晕或恶心。
相关影视
当水琴出现后,电影配乐出现新趋势——音乐与音效的结合运用。使用水琴配乐的影视作品包括《异形》系列《血色入侵》《星际迷航》《卧虎藏龙》《鬼水怪谈》《24小时》等电影。在电影《异形2》的开场主题配乐中,使用了水琴的音色,力度由弱到强。使用水琴创作的音乐作品有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的《Aurora》和《Tutu》,以及谭盾的《水上音乐》等。
参考资料
这些“另类”的乐器你知道吗?.微信公众平台.2024-12-18
恐怖片营造出吓死人音效的始作俑者原来就是它!.微信公众号.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