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阵海(1932年11月7日-2025年11月1日),男,汉族,出生于大名县,籍贯河南省新乡市,中国共产党党员,大气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总工程师。

1955年,任阵海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专业。同年10月,任阵海参加工作。1957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就读研究生。1959年,任阵海赴苏联留学。他曾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任职。1966年7月,任阵海带领十余人团队赴核弹、导弹发射基地,开展核试验期间的湍流污染和大地电势探测任务。1973年10月,任阵海带队研究大气湍流扩散问题。1978年,任阵海晋升为副研究员。1981年3月,他调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组建大气环境学科,历任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院副总工程师。2011年,任阵海获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终身成就奖。2014年9月28日,他参加西海岸新区建设发展动员大会及院士专家座谈会。2017年12月,他受邀参加京津冀大气污染源头治理技术研讨会,并做主题报告。2024年11月23日,任阵海当选首批中国气象学会会士。2025年11月1日22时,任阵海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任阵海致力于推动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工程发展,是中国生态环境系统大气环境学科奠基人之一。他组织研制多项大气环境探测关键设备,填补了中国多项技术空白,首创了大气环境容量理论,为中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奠定了科学基础。其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任阵海曾出版《沙尘天气对大气环境影响》《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等著作,发表《四环素抗性基因 tet (A) 荧光 RAA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北京市冬季空气中 PM2.5 对 THP-1 细胞焦亡的影响》等多篇论文。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2年11月7日,任阵海出生于大名县,籍贯河南省新乡市。1955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专业。

工作经历

1955年10月,任阵海参加工作。1957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59年,任阵海赴苏联留学。1962年1月,任阵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任职。1966年7月,任阵海带领十余人团队赴核弹、导弹发射基地,开展核试验期间的湍流污染和大地电势探测任务。

1973年3月26日,经任阵海建议,大气物理研究所向院申请在北京德胜门外土城建设325米高的大气污染监测气象观测塔。同年10月,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湍流研究室正式建立,任阵海带队研究大气湍流扩散问题。1978年,大气所恢复职称考评制度,任阵海晋升为副研究员。1981年3月,他调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组建大气环境学科,历任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院副总工程师。1995年,任阵海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2011年,任阵海获得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特别贡献奖。2014年9月28日,他参加在青岛市召开的西海岸新区建设发展动员大会及院士专家座谈会。2017年12月,他受邀参加京津冀大气污染源头治理技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做了题为“有关室内和工业车间空气质量的健康安全问题”的主题报告。2018年1月19日,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并启动工作,引进以任阵海及其专家团队为主的高端人才,成立了以环境气象为重点研究领域的院士专家工作站。2024年11月23日,任阵海当选首批中国气象学会会士。

人物逝世

2025年11月1日22时,任阵海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任阵海主要从事大气污染防治研究。

科研成果

任阵海在长期研究实践及调研基础上,负责组织研究团队,在中国首次开展中尺度区域性大气环境综合立体观测,设计建立了包括地面监测网多要素同步监测、超低空航测、远红外探测、声雷达布阵等多种先进手段的综合观测系统,在多个重点城市地区实施,并用于中国酸沉降及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组织发展探测实验技术、研发多普勒声雷达(批量生产)、等容气球及甚高频多普勒多目标跟踪系统,最早组织大气颗粒物沉降速度测量和SO2转化率实验,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任阵海倡议组建大气环境实验基地,并参加总体设计建立中国首座大气环境监测专用铁塔,迄今为中国最高的探测设备系统。最早利用辐射监测数据反演大气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建立了大气环境容量理论,解决了环境规划控制的难点,并应用于多个区域性经济与环境的调控对策制定;首次揭示了中国与跨国大气输送宏观规律,为应对国际端提供科学依据。创立了大气环境资源背景场。主持气候变化对中国环境影响的研究,并向联合国提交国家报告。利用卫星资料研究陆面生态变化,参加沙尘暴研究。研究组建立了大气环境过程概念,发现大气污染汇聚带,建立三律(累积、输送、清除)方法通过研究实践,认为大气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中尺度问题,发展滤波技术揭示了中尺度地区性污染特征等。

主要成就

出版著作

注:仅收录展示部分

主要论文

注:仅收录展示部分,参考资料:

任职情况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仅收录部分,参考资料:

成果荣誉

仅收录部分,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任阵海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大气环境管理治理、应对国际环境争端、履行气候变化公约等重点工作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恪守“国家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的坚定信念,始终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将毕生心血奉献给祖国的环境科研事业。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甘为人梯,品德高尚,深受同行敬重与后学爱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评)

参考资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任阵海逝世,享年93岁.界面新闻.2025-11-04

环境工程专家任阵海院士逝世.光明网.2025-11-05

任阵海.中国环境工程科学院.2025-11-05

巨星陨落!任阵海同志逝世.今日头条.2025-11-05

任阵海.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11-05

栉风沐雨砥砺行,污染防治勇先锋(2).微信公众平台.2025-11-05

大气物理研究所所史.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25-11-05

任阵海.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5-11-05

中心主任吴志强教授参加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发展动员大会及院士专家座谈会.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2025-11-05

动态|京津冀大气污染源头治理技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微信公众平台.2025-11-05

首批中国气象学会会士名单公布!30位气象领域两院院士当选! .微信公众平台.2025-11-05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任阵海逝世.百家号.2025-11-05

任阵海.中国知网.2025-11-05

山西省气象学会: 科技助力 造福社会.科学导报.2025-11-05

任阵海.中国工程院.2025-11-05

任阵海院士档案资料捐献于大名县档案馆珍藏 .微信公众平台.2025-11-05

多位院士入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首届荣誉会士、会士名单公布.微信公众平台.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