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汉族,1966年9月生,湖北仙桃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营养学、现代施肥技术、农业资源管理与农业信息化。
学习历程
社会兼职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新疆土壤肥料学会副理事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兵团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石河子市人大代表,民盟石河子市委员会副主委。
荣誉称号
先后获兵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次(1,2),三等奖一次(1),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5)
新疆农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集体)。
石河子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1)、三等奖二次(2)。
2003年获兵团农业“两高一优一低”科技攻关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国家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课程负责人(2009-2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农业资源与环境”教学团队负责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农业资源与环境”负责人(2010-2010)
农业部测土施肥专家组专家(2010-2014)
主要成果
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省级科技项目17项,较为重要和资助额度较大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60069),农业部“948”重大专项(2003-Z53,2006-G60),农业部行业公益性专项(20080303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C20B03、2007BAC20B04),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05-2-83006),兵团“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4GG03)”等。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plant and soil》以通讯作者发表的“Organic anion exudation by lowland rice (Oryza sativa L.) at 锌 and 磷 deficiency”,在国际上首次报道水稻体内存在相同的耐铝和耐锌胁迫适应机制,在作物根际生理生态和作物根际分泌物生理作用揭示方面有重要的价值,该文获荷兰皇家科学院2008年度唯一最佳农业类科学论文奖(Bram Steiner奖)。
以副主编出版专著《新疆棉田养分资源综合管理》。该书系统阐明了干旱区棉田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理论,对棉田水分管理、以Nmin为核心的氮素养分动态监控和管理技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养分管理技术以及基于反射仪技术的氮素养分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书中所有成果均为作者亲自参与研究和开发的技术。
危常州在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方面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分别采用反射仪、SPAD、计算机视觉建立了棉花、酱用番茄氮素快速营养诊断方法和诊断指标体系,为作物氮素实时快速营养诊断和氮肥推荐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危常州在作物施肥模型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基于地点变量的通用施肥模型,该模型对提高作物施肥模型预报精确度和扩大施肥模型使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精准施肥领域,以GIS平台作为空间数据库,综合施肥模型和专家知识为核心,建立了基于GIS的作物施肥专家系统,在兵团多个农场获得应用,创造经济价值2亿元以上,成果获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登记。
著作论文
参考资料
危常州.石河子大学农学院.2024-08-11
危常州.中国知网.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