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都,1980年5月出生,襄阳市人,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东方学者特聘教授,爱思唯尔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人机共融创新团队负责人。

2004年6月,李清都在重庆邮电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同年7月,李清都留在重庆邮电大学担任讲师。2007年,李清都被重庆邮电大学晋升为副教授。2008年6月,李清都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2月,李清都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12月,李清都被重庆邮电大学晋升为教授。2017年6月,李清都在德国汉堡大学做高级研究员。2019年7月,李清成为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同年12月27日,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李清都担任中原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院长。2021年5月13日,李清都创立了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2024年10月,李清都创立的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1亿元融资。

针对传统仿人机器人过于昂贵、复杂、沉重、低效的难题,李清都率领团队进行了长期研究,最终在动态步行的原理和方法上取得关键突破,研制出全球能效最高、续航最远的“行者一号”步行平台(创造世界纪录),以及兼顾高能效、高智能 、低成本的双足动态行走机器人小贝/BEISA。李清都发表SCI期刊论文70余篇,SCI引用1500余次,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李清都先后4次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三等奖;2012获得中国侨界贡献奖;2013年获得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

人物经历

1980年5月,李清都出生。1998年9月,李清都就读于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2002年6月获得学士。同年9月,李清都继续在重庆邮电大学微电子专业学习,并于2004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7月,李清都留在重庆邮电大学担任讲师。2005年9月,李清都在华中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李清都被重庆邮电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8年6月,李清都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李清都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12月,李清都被重庆邮电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

2015年11月1日,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李清都教授领衔的团队研发的一款可以行走的机器人“行者一号”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世界上走得最远的四足式机器人,距离是134.03公里。“行者一号”突破了机器人节能行走的关键技术,在足式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控制方法上取得重要进展,从而促进仿人机器人的研究。2017年6月,李清都离开重庆邮电大学到德国汉堡大学做高级研究员。

2019年1月8日,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机器智能研究院李清都教授团队联合德国汉堡大学、深圳行者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一款名为“小贝”的新型双足机器人,成为全球唯一可以同时做到“平衡、高效、智能、安全、经济”五个关键特性的大双足机器人。同年7月,李清成为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同年12月27日,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是由德国汉堡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科研团队主导、由德中创新联盟团队运营的新型科创企业,李清都担任中原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院长。同年,李清都获得上海市人工智能专项资金支持。

2020年11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南省考察时来到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在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原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清都向李克强汇报了团队研发的创新技术及系列成果。同年,李清都联合交大医学院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专项。

2021年5月13日,李清都创立了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同年12月3日,李清都应邀参加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会上李清都指出,很希望能和实验室进行“科艺融合”“艺工融合”的交叉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希望未来在剧场的人机交互上,可以引入如数字虚拟人或多模态技术,从而来实现更丰富的演艺形态。2023年,李清都作为研发团队核心负责人研发的“小贝4.0双足人形机器人”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亮相,吸引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小贝4.0突破了传统双足机器人弯腿行走、步幅小、大平脚等技术难点,是真正自然步态的双足机器人。

2024年5月25日,由广东院士联合会、东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大模型具身智能”为主题的2024松山湖科学会议在东莞举行,李清都与40多位院士专家齐聚东莞分享最新技术趋势和突破性进展,展示前沿科技成果、探讨产业发展机遇,深度交流对接并为企业把脉问诊。李清都表示,对于具身智能来说,现在最大挑战是落地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对技术的边界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另一方面这个边界能够涵盖到现在所能找到的应用场景,这两个应该相向而行,才能真正把产品做好、落地。同年10月,李清都创立的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1亿元融资,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小贝”走上了快速成长之路。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研究方向

1、行走机器人理论与技术;

2、医疗康复、助老助残机器人;

3、复杂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

主要成就

针对传统仿人机器人过于昂贵、复杂、沉重、低效的难题,率领团队进行了长期研究,最终在动态步行的原理和方法上取得关键突破,研制出全球能效最高、续航最远的“行者一号”步行平台(创造世界纪录),以及兼顾高能效、高智能 、低成本的双足动态行走机器人小贝/BEISA。发表SCI期刊论文70余篇,SCI引用1500余次,其中ESI高被引(Top 1%)2篇和热点论文1篇(Top 0.1%)。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项,主持或主研国家和省部级其他科研项目20余项,2019年,获上海市人工智能专项资金支持,2020年联合交大医学院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专项。

出版书籍

主要论文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作品荣誉

参考资料

学术报告会:走路的学问——从数理、AI到机器人.数学与统计学院.2024-12-06

李清都.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2024-12-06

李清都.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2024-12-06

李克强总理考察中原科技城 我校团队参与研发成果备受关注.上海理工大学.2024-12-06

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爱企查.2024-12-06

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爱企查.2024-12-06

“投资人很看好,但担心产权不清晰” 上理工改革举措立竿见影——“完全赋权”让科技成果秒获融资.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024-12-06

何言:中州走大道.百家号.2024-12-06

重庆高校研发大长腿机器人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超美国顶尖大学.环球社会.2024-12-06

文汇报:​巡检、迎宾、陪护……新型双足机器人“小贝”来啦!上海理工瞄准“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开启跨学科布局.上海理工大学.2024-12-06

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上海戏剧学院.2024-12-06

李清都:打造物理世界的人工智能,全球正在你追我赶.百家号.2024-12-06

2024松山湖科学会议举办,院士专家共探“大模型具身智能”创新发展方向. 微信公众号.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