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巾,古头巾名,又名乌角巾,相传为宋苏轼(苏轼)所戴,故名东坡巾。其巾制有四墙,墙外有重墙,比内墙稍窄小。前后左右各以角相向,戴之则有角,介在两眉间。
特点
1、内胆为桶
2、外檐比内桶短
3、桶为高桶
“东坡巾”雏形在唐末五代十国就已经形成,但未被命名为“东坡巾”,经苏东坡改良成后,后人称为“东坡巾”。
历史文献
明杨基《眉庵集·赠许白云》诗:“麻衣纸扇趿两展,头戴一幅东坡巾。”
《东坡居士集》有“父老争看乌角巾”句,因而有东坡巾之名。苏州市博物馆藏明代李士达所作的
《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引 明 王圻 《三才图会》:“东坡巾有四墙,墙外有重墙,比内墙少杀,前后左右各以角相向,著之则有角介在两眉间,以 老坡 所服,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