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灵山寺,坐落于安徽省蒙城县小涧镇九鼎灵山之巅,始建于天宝贞观年间,历经多次更名与重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建筑融合佛道元素,砖雕艺术精湛,布局宏伟,分前、中、后三大殿,供奉多尊佛像。每年吸引大量信众与游客前来朝拜观光,以每月初一、十五及农历二月十三的狼山古会为盛。

历史沿革

初建:唐朝贞观年间,由大将军尉迟敬德督建,初名“昭明寺”,以纪念萧衍长子萧统萧统的德才兼备和佛学信仰。

更名:宋朝时,为纪念出生于小涧集东南十里高庄的赵顼之母高滔滔,更名为“当阳寺”。

损毁与重建:元朝时,该寺毁于火灾;明初重修,后更名为“九鼎灵山寺”,以扩大影响并招揽香客。

近代修缮:清末民国时期,寺庙损毁严重,仅剩危房13间。1999年,释果跃法师受九华山佛协委派,前来恢复寺庙,历经十余年努力,建成各类房屋58间,安放佛像42尊。

现代复兴:2002年,政府对灵山进行了绿化和道路建设,同年九鼎灵山寺正式向公众开放。

建筑特色

总体布局:九鼎灵山寺分前、中、后三大殿,并有偏殿和耳殿,总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庙宇为砖石结构,前大殿三间,硬山顶叠梁式建筑结构,朱红庙门居中。

建筑风格:庙宇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神像设立和雕刻图案等多方面均体现了佛道两教相互吸纳、相互借鉴的历史背景。

砖雕艺术:装饰有砖雕浮刻,寺庙内部的神像设置和雕刻图案都体现了浓厚的道教色彩。

著名景点

狼山:九鼎灵山以山下曾见九尊战国铜鼎命名,整座山呈龟状,头、尾、四肢均为山之六条山脊,山有九顶峰,峰峰相连,风景秀丽。

山门与前殿:山门上方嵌有砖雕“九鼎灵山寺”五个大字,前殿东西两间分别塑有关羽二郎神像。

中殿:正脊饰有砖雕浮刻二龙戏珠图,正中塑有“真武大帝”神像,座下有一口小井,被称为“海眼”。

后殿:供奉送子观音和窦珍格格等神像。

狼峰霁雪:蒙城八景之一,每年冬季雪后,狼山雪景如画,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文化活动

香火旺盛:每月初一、十五,山门迎来大量善男信女,香火很旺盛,成为皖北广大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

古会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十三的狼牙山古会期间,周围十里八村甚至附近各县的人们齐集狼山,或赶会或拜佛。

参考资料

|小涧|南靠涡河,北依淝河之双锁山、灵山.蒙城发布.2024-08-14

九鼎灵山寺开光致辞.瑞文网.2024-08-14

蒙城旅游景点全攻略,蒙城人不可不知的景点分布!.青春蒙城.2024-08-14

蒙城古胜名迹--九鼎灵山寺.文化云.2024-08-26

九鼎灵山寺.卡租车.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