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体舌鳎是一种属于舌鳎科脊索动物门,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从红海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淡水、半咸水海域,体长可达45公分。它们的生活习性不明,但可做为食用鱼。长体舌鳎也被称为长舌鳎或纺织舌鳎。全世界2亚科3属约110种,台湾省纪录2亚科3属17种。

形态特征

长体舌鳎体侧扁,呈长舌状,眼常位头左侧,尾舌骨纵窄板状,有伪间髓棘,奇鳍完全相连,无胸鳍,腹鳍1个且连臀鳍,生殖突常连臀鳍左侧,肾脉棘短横板状。卵有小油球50~100个。身体似长舌形,非常平扁,尾端呈尖形,加上身体四周细短的鳍条,使得舌鳎看来如变形虫。双眼均位于头部的左侧,眼睛小而靠近。口小不对称,开口位置为下位,吻部向下方弯曲呈弧形或钩形。有眼侧无齿,盲侧则具细小的绒毛状齿,锄骨与腭骨均无齿。鳃膜与喉之峡部分离。大多数种类的鳞片为小栉鳞,少数被为圆鳞

侧线位于有眼侧,有2-3条,盲侧则无侧线。背鳍起始于头部的前方;背鳍、臀鳍与尾鳍相连接,无胸鳍,尾鳍呈尖形。腹鳍大部分都位于有眼侧,盲侧无腹鳍。

分布范围

长体舌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热带亚热带海域,少数种可生活于淡水流域,属小型至中大型鱼类。

栖息环境

栖息环境多样,大部分都栖息于大陆棚内的砂泥地,有些会栖息于较深的水域,有些则生活于珊瑚礁区,甚至潮间带之潮池,栖息深度0-1500公尺间。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鱼为食。

作用

长体舌鳎每百克内含蛋白质 13.7克、脂肪 1.2克且肉质细腻味美,尤以夏更汛所捕的鱼最为肥美,食之鲜肥而不腻。

长体舌鳎可做为食用鱼,红烧窄体舌鳎是有名的菜肴之一。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咸干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