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卫十八(S/1981 S 13, Pan),又称潘(希腊语:Πάν),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土星最内侧的卫星,呈核桃形,大约长35公里,高23公里。土卫十八是土星卫星家族中最中间的一颗,轨道位于土星A环的恩克环缝中,负责维系恩克环缝的形状并清除侵入环中的粒子。有时被描述为ravioli形状。土卫十八于1990年由Mark R. Showalter在分析早期航海家2号的影像资料时发现。由于发现时的图像时间追溯至1981年,土卫十八被赋予临时名称IAUC 5052。

历史

土卫十八的发现是基于对土星A环边缘的波状图案的研究,这些图案预示着一颗小卫星的存在。1985年,Jeffrey N. Cuzzi和Jeffrey D. Scargle首次预测了恩克环缝中存在卫星。1986年,Mark R. Showalter等人通过模型预测了其轨道和质量。1990年,通过分析航海家2号的影像资料,土卫十八在距离预测位置1°之处被发现。土卫十八的轨道离心率导致其与土星的距离有4公里的变化,而其轨道倾斜角与零无甚差别。恩克环缝,宽度大约是325公里。

命名

土卫十八于1991年9月16日被命名为潘,以希腊神话中的牧神潘命名,这是由于其作为环的牧羊犬的特性。此外,土卫十八也被称为土星的第十八颗卫星。

基本数据

与土星距离: 133 600km

半径:14.1 ± 1.3 km

质量:4.95 ± 0.75 ×1015 kg

平均密度:0.42 ± 0.15 g/cm³

饶土星转一周时间(世界地球日)  0.5750

饶土星转一周速率:  16.9km/s

轨道离心率:0.0000144±0.0000054

光度  19.4

路虎第四代发现  Mark R. Showalter/旅行者二号

发现日期  1990

地形

土卫十八的地形特征包括一条赤道脊,这使得它在影像中呈现出核桃形。卡西尼号科学家描述其为“walnut-shaped”,这主要是因为从恩克环缝中席卷的物质形成的结构。

牧神潘的细环

恩克环缝中的细环与土卫十八的轨道重合,显示出其将粒子维系在马蹄形轨道上的作用。此外,土卫十八也影响了F环的细环。

传说

土卫十八(Pan /ˈpæn/):《希腊神话》牧神潘(Pan),使神赫尔墨斯(Hermes)之子。

潘(pan)是树林、田野和畜群之神,他有一个人的躯干和头,有山羊的腿、犄角和耳朵。

参考资料

Pan.NASA.2024-09-17

Pan.planetary.2024-09-17

土卫十八.www.solarsystemexplorer.org.2010-05-06

土星系(Saturnian System).elysion.bokee.com.201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