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结算机构是指负责处理期货交易所内期货合同结算业务的组织实体。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计算交易盈亏、担保交易履约以及控制市场风险等。在中国大陆地区,期货结算机构通常作为交易所的内部部门运作,同时交易所的交易会员也担任结算会员的角色。
历史沿革
随着期货交易规模的增长和安全结算的需求,期货结算机构应运而生。1883年,美国建立了首个结算协会,随后于192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结算公司(BOTCC)正式成立。
职责范围
期货结算机构在期货市场上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主要职能包括:
- 计算交易盈亏,涵盖平仓盈亏和持仓盈亏的结算过程。
- 担保交易履约,确保每一笔交易都能如期完成。在这种模式下,结算机构充当了所有合约卖方的买方和所有合约买方的卖方,从而消除了交易者的信用风险。
- 控制市场风险,通过实施保证金制度来降低市场波动性。结算机构作为保证金的收取和管理者,承担着风险管理的重要职责。
结算体系
期货市场的结算体系采用了分级、分层的管理模式。期货结算机构普遍实行会员制,只有会员才有权享受直接结算服务。结算体系分为两层:第一层是结算机构与其会员之间的结算,第二层则是在此基础上,会员根据结算结果为其代理的客户(非结算会员)进行结算。在中国大陆,期货结算机构通常是交易所的内部部门,且交易所的交易会员同时也是结算会员。
参考资料
第一章 期货市场的前世今生.中国投资者网.2024-10-25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结算细则.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024-10-25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期货公司金融期货结算业务办法.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