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蕊槭
四蕊槭(学名:Acer stachyophyllum subsp. betulifolium (Maxim.) P.C.DeJong),属于槭树科槭属的一种糯米椴。
形态特征
四蕊槭是一种落叶乔木,高约7-12米。树皮平滑,呈灰褐色或深褐色。小枝细瘦,无毛及皮孔,颜色为紫色或紫绿色。冬芽卵圆形,鳞片淡紫色,卵形,外侧无毛,边缘微被纤毛。叶纸质,卵形或长圆卵形,长6-8厘米,宽4-5厘米,基部圆形或近于截形,先端锐尖至渐尖,具有尖尾,边缘有大小不等的锐尖锯齿。叶片上方深绿色,嫩时被稀疏的短柔毛,渐老时毛均脱落,下方淡绿色,嫩时微被灰色短柔毛,叶脉上较密,渐老时毛脱落,除脉腋被白色丛毛外其余部分无毛。脉在上面显著,在下面略凸起,侧脉4-6对,在上面微现,在下面显著。叶柄细瘦,长2.5-5厘米,嫩时微被柔毛,渐老时无毛。
花黄绿色,单性,雌雄异株,形成无毛而细瘦的总状花序。雄花的总状花序很短,几乎无总花梗,由无叶的小枝旁边的侧芽生出,具3-5花,花梗长1-1.5厘米。雌花的总状花序长4-5厘米,总花梗长8-15毫米,生于仅具2叶的短枝的顶端,有5-8花,花梗长8-20毫米。萼片4个,长圆卵形,先端钝形,长3毫米。花瓣4个,长圆椭圆形,与萼片等长或微长于萼片。雄花中有雄蕊4个,稀5-6个,较花瓣长1/3-1/2,常伸出于花外,花药阔椭圆形,黄色,花丝瘦弱。花盘位于雄蕊的内侧,无毛,出现裂痕。子房紫色,无毛,花柱无毛,长1.5毫米,柱头反卷。
翅果嫩时紫色,成熟时黄褐色,通常5-10余枚组成细瘦而下垂的总状果序。小坚果长卵圆形,有显著的脉纹,长8毫米,宽6毫米。翅长圆形,基部微狭窄,宽1-1.2厘米,连同小坚果长3-3.5厘米,张开成直角至近于直立。花期4月下旬-5月上旬,果期9月。
分布范围
四蕊槭主要分布在中国河南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东南部及南部、湖北省西部、四川省以及西藏自治区南部地区。它生长于海拔1400-3300米的疏林环境中。
繁殖方法
选地整地
四蕊槭的育苗地应选择在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有水源且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也可以选择山坡的中下部,坡度较缓、土层深厚、避风的山地阴坡或半阴坡作为圃地。整地应在当年4月初或上年10月进行,苗地在播种前15天进行深翻,深度25-30厘米,粉碎土块,除去杂物、残根及石块,平整。如果土壤板结,则可以掺入细沙或河泥进行土壤改良。结合整地需施足基肥,育苗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基施的有机肥应提前经过腐熟处理,结合整地深翻入土。基施化肥主要以磷酸氢二铵为主。结合整地进行土壤灭菌杀虫脒,将药剂与农家肥混合后均匀撒在圃地,进行深翻。
作床
在水源充足,土壤潮湿的圃地采用高床。苗床要高于步道15-20厘米,床面宽0.8m-1米,步道宽3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在气候干旱,排水良好的圃地采用低床。苗床要低于步道15-20厘米,床面宽0.8m-1米,步道宽3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根据地下水位采取不同的作床方式,苗床走向以南北最为适宜。
种子处理
每年9-10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中龄林母树,人工采摘种子。将采摘的种子阴干后,用小木棍轻轻敲击种子,使种子和种翅脱离,然后用风选机将种子和种翅及杂质分离,达到净种的标准。一般种子纯净度达到95%以上。将纯净种子进行适当干燥。将种子装入纤维袋或麻袋中,置于低温、干燥、通风的库内贮藏。
播种方法
春季4月下旬至5月中旬、秋季9-10月。采用条播的方式,播种宽度宽幅10-15厘米,行间距10厘米。播种量0.15-0.195吨/公顷。播种深度0.6-0.8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在播种床上,播后用腐殖土覆盖,覆土厚度0.6-0.8厘米。覆土后用滚木压实,再用遮阳网及时覆盖。
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
当种子出土达60%以上时,将遮阴网支起,搭建遮阳棚,距地面1-1.5米高处,大于苗床10-20厘米,向阳一侧,棚要宽出苗床10厘米,防止阳光直射床面。如遇连阴雨天,适当揭开棚。覆盖物以遮阳网为宜,透光度40-50%。苗木速生期(6月底至7月初)逐步将遮阳网拆除。播种后及时进行灌溉,浇透水。在出苗期(5-6月)根据干湿度进行适当灌溉,床面要保持湿润。防止浇大水,有条件的要喷灌。每次连续阴雨天时,做好排水工作。10月底,苗木完全封顶后透灌1次封冻水。幼苗出齐后,人工勤除草,6-8月除草4次,其它月份2次。松土应及时、全面,不伤苗、不伤根。幼苗速生期(7月初中旬)及时勤施速效性追肥,追施尿素0.075吨/公顷,在苗木木质化期(9月)施钾肥促进木质化。
大苗培育
4月中旬至4月底。保持苗木根系完整。起苗后宜在3-5天内完成栽植。起出的苗木及时栽植,栽植完成后及时进行浇水,浇水时控制好水量,细水漫灌。株行距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将移栽的苗木及时进行平茬处理,留茬高度为5厘米左右。
苗木出圃
6年生苗,出圃时间为春季树体尚未萌动前。出圃前对种苗进行病虫害检疫。采用人工起苗,严禁拔苗,确保苗木根系完整。根状茎1厘米以上且苗高40厘米以上苗划分为成苗(标准苗);根茎1厘米以下且苗高40厘米以下苗木划分为幼苗(未达出圃规格,需继续培育)。
栽植抚育
选择海拔2500米以下土壤质地良好、坡度较缓的阴坡。穴状整地,规格30厘米×30厘米。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苗木。采用春季、秋季两季造林。造林初植密度为2505-3330株/公顷。造林后于5-8月进行除草,连续进行3-5年。对新造林地应架设围栏派专人管护。
参考资料
河南植物志.自然标本馆.2024-09-24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张家林场——桦叶四蕊槭.关注森林网.2024-09-24
四蕊槭Acerstachyophyllumsubsp.betulifolium.植物智.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