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相机是一种专业级照相机,具有高精度和多功能的特点。第一部林哈夫折合式相机于1899年问世,其独特的支撑架设计使其既节省空间又有趣味性。尽管早期的相机外壳采用木质材料,但林哈夫叶片式快门已经大规模生产和装配在林哈夫相机上,广泛供应德国和其他国家。

发展历史

1887年,华联丁·林哈夫在慕尼黑成立了自己的精密机械厂,专注于开发可靠且高性能的镜间快门,并着手研发新型相机。然而,直到近四十年后,Technika系列相机才得以正式推出。到了二十世纪初期,林哈夫公司开始转向全金属制造的精密相机。在解决了相关技术难题后,这些金属相机在三十年代初得到了显著发展。1929年,林好夫公司的创始人华联丁·林哈夫去世,留下了一家只有七名技工的小型工厂和他的声誉。1934年,尼古劳斯·卡帕夫加入该公司并随后收购了它。他在同一年获得了相机架框摇摆功能的德国专利。这一年的产品成为了此后60,000台林哈夫相机的基础,“技术相机”也成为此类相机的代名词。

种类与结构

种类

技术相机分为双轨式和单轨式两类。双轨式相机可以折叠,方便携带,但不太常见。相比之下,单轨式相机因其所有部件都位于同一根轨道上,因此在图像技术控制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尤其适用于广告摄影。

结构

单轨技术相机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导轨、前框、后框和皮控。前框用于安装镜头,代表镜头平面,镜头通过镜头板固定在前框上。后框则负责安装胶片片盒、对焦屏以及附加的正像观景器和连接测光探杆等功能。皮控作为连接前、后框的重要元件,能够调节焦距。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附件,如镜头板、独立快门、片盒、对焦屏与正像观景器、测光探杆等。

镜头选择

技术相机的镜头设计不同于中小型相机的镜头。它们通常不会为了追求快速捕捉影像而配备大光圈的快镜头。相反,由于技术相机需要稳定的三脚架支持和复杂的拍摄过程,无法快速拍摄,而且由于焦距较长(标准镜头约150mm)且经常在较近距离下拍摄,因此更多使用小光圈。技术相机的镜头设计通常将最大光孔限制在f/5.6以上,以便降低成本和减轻重量。此外,技术相机的镜头还需要具备足够的涵盖力,以适应前、后框的移轴运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移轴

移轴是技术相机的核心功能之一,包括位移和旋转。位移可分为升降和平移,旋转则包括俯仰和摇摆。在移轴过程中,前、后框的位移主要用于移动影像位置、调整影像区域关系以及矫正影像的平行线汇聚变形。旋转则主要用于调控景深、指定清晰度分配以及矫正透视变形。

测光与曝光补偿

当皮控长度超过镜头焦距的1.3倍时,需要对测光进行补偿。技术相机的测光方法包括镜后胶片平面测光(TTL模式),这是一种更加精准的测试方式,可以直接在后框胶片平面上使用点测光法测量到达胶片的光线。这种方法的优点包括无需考虑曝光延长因素、可以根据所需测光点或区域确定拍摄主体的曝光量以及控制景物的亮度反差。

参考资料

胶片摄影魅力:小型技术相机.胶片摄影魅力:小型技术相机.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