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

工资性收入由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国务院发布的创造发明奖,国家大火奖、自然科学奖等;有关劳动保护的各种支出;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等,不列入工资总额。

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1%。

概念解释

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

职工的所有工资性收入包括全部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项目,不论是货币支付,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都应计入工资总额,列入缴费基数。

组成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令〔1990〕1号)规定,劳动者工资总额也就是所有工资性收入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计时工资

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

①对已做工作按计时标准支付的工资;

②实行结构工资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

③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

④运动员体育津贴。

计件工资

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

①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职工的工资;

②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③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奖金

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

津贴和补贴

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及为了保证职工生活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①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度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②物价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

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①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②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其它

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

(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

(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

(3)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如根据国家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

(4)国务院发布的创造发明奖,国家大火奖、自然科学奖等;有关劳动保护的各种支出;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等,不列入工资总额。

相关概念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内的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社保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相关事件

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1%。

参考资料

工资性收入.湖南国调信息网.2024-01-17

什么是社保基数,包括哪些工资性收入?.微信公众平台.2024-01-17

国家统计局: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1%.今日头条.2024-01-17

劳动工资统计有关指标解释及问题解答.肇庆市人民政府.2024-01-17

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4-01-17

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国家统计局.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