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敷文书说》是宋代两淮马裕家藏本,作者郑伯熊。郑伯熊的诗文《景望集》已不传,但他所作的《尚书讲义》仍存,摘取其大端进行论述。然而,《郑敷文书说》中存在误信,谓《书序》为孔子所作。
古籍简介
《郑敷文书说》·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四库提要
宋郑伯熊撰。伯熊字景望,永嘉县人。绍兴市十五年进士,累官吏部郎,兼太子侍读,进国子司业、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出知宁国府。卒谥文肃。其诗文有《景望集》,今已不传。此乃所作《尚书讲义》,皆摘其大端而论之。凡二十九条,每条各标题其目。《浙江通志》称:“伯熊于经术,绍兴末伊洛之学稍息,伯熊复出而振起之。”刘埙《隐居通义》亦谓:“伯熊明见天理,笃信固守,言与行应。”盖永嘉之学自周行己倡于前,伯熊承于后,吕祖谦、陈傅良、叶适等皆奉以为宗。是书虽为科举而作,而尚不汩于俗学。惟误信《书序》,谓真孔子所作。故于《太甲序》则以为体常尽变,存正明权,得《春秋》之法;于《泰誓序》则以为经称十三年者误,当依《序》作十一年;于《洪范序》则以为所称胜殷杀纣,亦诛独夫纣之义:皆未免牵合旧文,失于考证。然其大端醇正。如释“作服汝明”则发明服以象德之义,释“俶扰天纪”则推言天人相应之机,《大禹谟》言“谦受益,满招损”,《仲虺之》言“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皆能反覆推详,以明其说。于经世立教之义亦颇多阐发,有足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