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吴从炘

吴从炘

吴从炘(1935年7月24日-2021年7月1日),男,祖籍福建省福州市,1935年7月24日出生于上海市。我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一代“八百壮士”的杰出代表、数学系首任系主任、教授。

1955年,吴从炘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1962年,年仅26岁的吴从炘被破格由助教晋升为副教授(当年全国唯一一个)。1978年7月,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晋升为教授。

2021年7月1日,吴从炘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市逝世,享年87岁。

人物生平

1951-9--1955 吉林大学 数学 泛函分析。

1955-9--196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助教。

1956-9--1958-10 进修 吉林大学 数学 泛函分析。

1962-5--1978-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副教授。

1978.7--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 教授;在吴从炘的带领下,1986年哈工大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老一辈数学家带领、也没有办过纯粹数学专业而取得基础数学博士点的高校。

1986--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 博士生导师。

2021年7月1日16点18分,我国著名数学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我校第一代“八百壮士”的杰出代表、数学系首任系主任吴从炘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市逝世,享年87岁。

主要成就

吴从炘教授先后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泛函分析》《数学分析与应用》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近300篇,被SCI收录150余篇;出版《奥尔里奇空间及其应用》《序列空间及其应用》《模糊分析学基础》等专著和译著17本;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等国家或部委奖6项;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副主席、大会执行主席;还担任国内外多种期刊的编委。

吴从炘教授一生立德树人,共培养博士50余人、硕士70余人。吴从炘长期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直至75岁。2015年,吴从炘教授将所获“李昌奖”奖金五万元全部捐出,用以奖励数学系在读的优秀学生。

人物事件

从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一次授课的对象便是时任校长李昌。

据《哈工大报》记载,1955年,从吉林大学(现吉林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吴从炘被分配到了哈工大。那时,吴从炘对哈工大一无所知,也没考虑过地区发展、经济条件等因素。吴从炘说:“我啥也没想,分配到哪就去哪,必须好好干。”1956年,吴从炘接到了一个临时任务,那就是为时任校长李昌讲授高等数学。在李昌看来,高等数学是工科大学非常关键的课程,工科的发展需要数学作支撑。吴从炘此前是助教,给李昌讲课是他第一次登台,他十分紧张,丝毫不敢怠慢。

人物评价

吴从炘教授胸怀博大,为人坦荡,爱岗敬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才华横溢,师德高尚,声名斐然、硕果累累、桃李芬芳。他深受师生爱戴,也深得同行和师生们的尊重。他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的领路人和开拓者,在“泛函分析”和“模糊数学”等数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哈工大数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吴从炘教授扎根东北、爱国奉献,是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诠释者,他的逝世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数学界的巨大损失。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勇于创新的学术思想、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情操、宽厚慈爱的长者风范长存世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哈尔滨工业大学 评)

社会活动

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国模糊数学杂志、日本数学、模糊数学评论(印度)编委,

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副主席、大会执行主席。

获得荣誉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航空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出访过美国、日本新加坡波兰匈牙利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已在国内外出版著译10本,发表论文240多篇,获国家或部委奖5项。

参考资料

哈工大数学系教授吴从炘逝世,26岁时由助教破格晋升副教授_中国政库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202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