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桥俗称草桥,位于汝南县西南60华里处的曹庄南头(今属梁祝镇),曹庄村全村人都姓曹。村南头有一小河,终年流水,村民们集资修了一座小桥,方便过往行人,取名叫曹桥。

简介

此桥飞架在一条南北流向的小河沟上。桥呈单孔,小巧玲珑,十分坚固。桥边有一小小凉亭,可从过往行人小憩。曹桥的南边6公里处,有一座山叫红罗山,风景宜人。山上有一书院,吸引了附近求取功名的学子。英台与山伯初赴红罗山书院时,正巧在曹桥的凉亭相遇。二人互通姓名后,言谈投机,一见倾心,于是便撮土为香,结拜为兄弟,山伯年长为兄,英台小两岁为弟。

二人结拜后,欢欢喜喜,跨过曹桥,直奔红罗山书院而去。这就是有名的“曹桥结拜”。也称“草桥结拜”。

传说

梁山伯、祝英台的出生地,曹桥结拜的曹桥,同窗读书的红罗山书院,马文才的家马庄,梁山伯、祝英台坟墓……而在其他梁祝传说的发生地,多是只有读书地或坟墓而已。而更巧的是,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的家,正好18里路,到和孝镇梁岗梁山伯的家,也大约是18里。祝英台家在书院东北,梁山伯家在书院西北,而两家到书院的路都必须经过曹桥,曹桥到书院为8里。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家距红罗山书院18里,因此才有"十八相送"的情节;两人到书院去都要途经曹桥,因此才有"曹桥结拜"的情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