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暗色褶胸鱼(学名:Sternoptyx pseudobscura),俗名高星褶胸鱼,属于褶胸鱼科褶胸鱼属的鱼类。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纬40°至南纬22°之间的热带亚热带深海区以及南海东海等海域,垂直分布约2000-0米。

形态特征

拟暗色褶胸鱼体延长,甚侧扁。头较短高。吻短而钝,小于眼径。眼大而圆,略突出呈筒状,指向背方。眼间隔窄。口裂近垂直。上颌边缘为前颌骨与上颌骨所构成。前颌骨边缘为凹,上颌骨具齿缘下弯呈弧形,末端伸至眶后下方。下颌较长,突出于上颌之前。两颌齿各1列;前颌骨齿小,上颌骨齿较大,长短不等;下颌齿细小。犁骨、腭骨、翼骨及舌上均未发现有齿。鳃孔大。鳃耙细长。具假鳃。尾部显著长于头与躯干之和。背鳍短,起点位于体背中部;臀鳍颇长,起于背鳍起点稍前下方;胸鳍长;腹鳍短小,腹位。尾鳍叉状。

分布范围

拟暗色褶胸鱼是全球性的种类,分布范围广,通常发现于热带亚热带海域,但并未发现于地中海。在中国,台湾的东北、西南、东南部及东沙群岛附近海域都有其分布。

生活习性

拟暗色褶胸鱼是大洋性中层鱼类,成体无明显的垂直回游。以桡脚类端足目介形虫磷虾和小鱼等为食。

主要价值

拟暗色褶胸鱼一般以底拖网捕获,不具食用经济价值,通常做为下杂鱼用。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