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谢企华

谢企华

谢企华,女,1943年6月出生于上海市,籍贯浙江宁波县,毕业于清华大学,钢铁领域企业家,曾任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她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先后担任钢厂工程设计组副组长、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副董事长、总经理、董事长。2007年1月,年龄原因辞去所有职务。

他曾入选美国《财富》杂志2005年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排行榜和《华尔街日报》2005年度“全球最值得关注的50位商界女性”榜。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谢企华,女,浙江宁波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1943年6月生于上海。清华大学刚上三年,遇文化大革命。

1966年9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工民建筑系

工作经历

1968年7月~1978年10月 陕西钢厂工程设计组 副组长

1978年10月~1984年10月 宝钢工程指挥部 副处长、处长

1984年10月~1990年7月 宝钢工程指挥部 指挥助理

1990年7月~1994年7月 宝钢工程指挥部 副指挥

1994年7月~1998年11月 宝钢集团 副董事长

1994年7月~1998年11月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总经理

1998年11月~2003年2月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2003年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2006年 辞去宝钢股份董事长职务,继续担任集团董事长

2007年1月 因年龄的原因,谢企华被免去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卸任宝钢的所有职务后,谢企华还有另一个重要角色――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

2010年12月22日担任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外部董事、董事长,聘期一年(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

2002年7月,美国国际钢铁动态对全球钢铁企业综合能力进行了评比。宝钢股份超过了日本新日本制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和世界粗钢产量最大的阿塞罗等国际老牌钢铁企业位居第四,这是50年来中国钢铁企业首次获此殊荣。

2002年10月,美国《财富》杂志新年度的"全球50商界女强人"榜中出现了一个来自中国大陆国有企业的杰出女性:谢企华。她是中国特大型钢铁企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经理。国内媒体对她的评价是,凭借"以柔克刚"的经营管理风格和独到的"眼光、领导能力及丰富的经验"驾驭了当量千亿级的"中国钢铁巨舰"。《财富》杂志的评价是,以柔克刚的经营风格,让宝钢这样"硬邦邦"的企业,常有以柔克刚的惊人之举。

个人生活

有关她钢铁事业的具体操作中所需要的干练与简洁,则更进一步锤炼了她的思维和处事方式。一个思维敏捷、善于解决攻坚难题的女技术员,注定要在万物复苏而又人才匮乏的1978年派上用场。谢企华被选进了宝钢筹建班子,任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新日本制铁公司一些鲜活的商业基因和技术流程管理,让谢企华兴奋不已。她就像一个山里的孩子来到大海旁边,那种浩瀚与壮阔一下子征服了她。她怀着根深蒂固的谦卑,对所有新事物都张开臂膀,拦在怀中。渐渐的,她成了行家里手,日本经理人感觉她是最好的对话者,中国经理们感到,她是个离不开的助手。于是,她很快就脱颖而出获得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指挥部基建处技术组组长、副科长、副处长、计划处处长,指挥部指挥助理、副指挥,1993年1月兼任宝钢集团计划发展部部长。1994年更获得宝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任命。

人物轶事

谢企华出生于1943年,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大学一毕业,她就投身到了钢铁行业,1978年加入宝钢,1994年担任宝钢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一干就是30多年。她对钢铁行业有着很深的感情,谈起钢铁她有说不完的话:“我国已经连续六年钢产量世界第一。我记得当时我们钢铁从535万吨到1070万吨,等于是动员了全国大炼钢铁;我们从3000万吨到9000万吨这样的发展,也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所以我们超过1亿吨的时候,全国的钢铁业都是欢欣鼓舞的。”对于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谢企华仍然感到任重道远,她说:“我们既是生产量最大的国家,又是进口量最大的国家,问题的关键,一个就是我们在技术装备上还没能达到世界上先进装备的程度;另外我们在技术方面也还没有能够完全掌握。从全球来讲整个钢铁的产能应该说是远远供大于求的,这样对我们来讲压力就是进一步提高我们的钢铁技术含量,增加我们的产品品种。” “现在我们宝钢跟世界的钢铁顶尖企业还有差距,这个差距就要靠我们比它们发展更快的速度才能赶上。本来已经有差距,如果我们的速度跟它一样,那这个差距会继续保持。那么这个高的速度来自哪儿呢?就是我们的创新,包括我们在技术上,也包括我们在装备上,更是在掌握这些技术装备的人才的素质上面。”谈到宝钢的发展和谢企华的管理,人们不能不想到宝钢的管理制度,当有人问谢企华,“您的下属怕您吗?”她笑着说:“现在用不着怕我。我们严格的制度已经制约了所有的人。”谢企华的办公室里有很多精巧的摆设,其实谢企华就是凭着女性的细腻,管理着一个庞大的钢铁航母。对于女企业家的特点,谢企华说:“我觉得不光是管理钢铁企业,可能管理任何企业女性都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女性考虑问题比较细致,另外对员工,对我们管理层之间大家亲和力比较大一点。”

“铁娘子”谢企华重披战袍——中国国新董事长 3年前,谢企华从宝钢这家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董事长的位置上功成身退。3年后,“玛格丽特·撒切尔”又回来了。

似乎是为了刻意错开股市的闭市时间,直到昨天下午5时左右,中国国新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国新公司")才在北京的一家宾馆静悄悄地举行了成立仪式。

一位长期报道国资新闻的媒体人对记者说,还从来没有见过国资委如此低调地处理新企业成立这样的大事。

由于隔日即是国资委一年一度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大部分的中央企业负责人都参加了此次仪式。

一位参会人士对记者透露,除了当天王勇提纲挈领的讲话,刘东生作为中国国新的第一任总经理现场表态,国新公司全体成员会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要求认真履行好权责,一定能为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主席台的最左侧,作为国新公司董事长的谢企华身着深色的圆领套装在刘东生表态时静静地聆听。国新公司的重任已经交到了谢企华和刘东生这两位老将的身上。

玛格丽特·撒切尔”复出

接近国资委的人士称,之所以会选中谢企华担任国新公司的董事长,主要是看中了她在央企系统中的业绩斐然,并且理念也较前卫,当然这些都得益于谢企华在经营宝钢时取得的成绩和影响力。

“谢总具有天生的战略眼光和超前思维。”这是许多宝钢内部人士对谢企华的评语,“她的意志很强,做事注重实效和全局,她说了什么,宝钢就会做到什么。”

而这种绝对的权威,是谢企华用实力换来的。在她执掌宝钢的十多年间,宝钢成为了一个拥有十万多员工、近2000亿元资产的世界500强企业。

早在2003、2004年时,当大部分人还不太清楚“供应链”为何物时,谢企华就在宝钢工作会上提出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要求宝钢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签订战略联盟或者长期合同,打造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供应链。

当然,国资委更看重的,也许是谢企华在宝钢期间所展现的整合旗下合并而来的企业的能力。

1998年11月17日,以宝山钢铁总厂为主体,吸收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上海梅山(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正式成立。这个全国首例钢铁企业重组当时也并不被业界看好,标准普尔更是调低了宝钢资信评级,因为当时上海市的钢铁基础并不好,整合的企业也是亏损的。

而当时任新组建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总经理的谢企华顶住了压力,开始进行重组后的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不仅调派管理层到下属钢厂进行管理,还花了8900万美元引进日本新日本制铁公司公司先进的管理软件,并把引进的管理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新出了“集中一贯管理”模式。

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宝钢不仅在国内连续数年稳坐第一把交椅,还成为国内竞争性行业中首个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标准普尔因此又重新调高了宝钢的评级至A-,全球钢企中除了宝钢,只有韩国韩国浦项钢铁集团公司享有此盛誉。

谢企华的搭档刘东生此前历任国家经贸委副处长、处长,企业改革司副司长等职务,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担任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兼国资委董事会试点办公室主任,后于2009年专任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行政级别也升至副部级。据记者了解,国资委成立后,刘东生正是绘制中国国新平台整合规划的操刀手之一。由他来亲自完成其一手制定的国新公司蓝图,国资委用人亦是知人善任。

国新公司依然神秘

2006年尾声时,国务院国资委曾出台《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0年,国资委履行股东职责的企业调整和重组至80~100家。曾经参与该意见设计的一位法律专家对记者表示,当初定下上述目标的原因之一就是排名靠前的企业已几乎贡献了全部的央企利润,困难企业的处置是改革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

中国国新成立之前,中央企业还有122家,这表明为完成整合目标,至少还有23家中央企业需要进行调整。坊间一直认为,国新公司就是国资委为完成上述目标构筑的整合“快速平台”。

在国新公司之前,已经有国投和诚通两个资产管理的平台,特别是诚通公司在解决不良资产和亏损企业重组方面有了很成功的经验。既然存在“诚通经验”,国新公司需要解决的肯定是新问题。

国企改革专家周放生对记者透露,国新公司从谋划成立之初就不是简单的整合平台,而是辅助国资委国资管理职能的市场化平台。

他表示,国资委作为政府的特设机构,其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时候,更多的是通过行政体制和行政管理方式实施管理,但国有企业的发展使得包括股权管理、股权投资、资本金注入这些操作的需求日益增加,另外在处置股权这样的例子中,国资委作为行政主体又如何纳税就成为了问题,在直接持股的环节上,国资委的行政主体身份也有一定的障碍,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国资管理的新平台。

中国国新作为一个公司,就能用更加市场的手段和方式来进行解决,因为国新公司是一个民事主体,实际对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能的重要补充。”周放生表示。

而且国新模式也不是平白而来。周放生说,早在国资委谋划设立国新平台之前,地方国资就在资产经营管理平台的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国资委设立国新资产平台的设想正是来自于地方的探索经验。

人物评价

她是现代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之一,她凭借“以柔克刚”的经营管理风格和独到的眼光、领导能力及丰富的经验,驾驭了当量千亿级的中国钢铁巨舰(宝钢集团)。她坚守钢铁主业、走高端路线、打造全球化企业的战略规划,让她带领之下的宝钢连续3年进入全球500强,2006年更是进入了前300名。有钢铁界“玛格丽特·撒切尔”之称的她把工作当成她的全部,以心血与平实诠释了一种别样的人生。(中国经济周刊) 

获得荣誉

入选美国《财富》杂志2005年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排行榜和《华尔街日报》2005年度“全球最值得关注的50位商界女性”榜,以及第15届威利科夫·肯伊弗森钢铁业远见奖。

2005年3月26日,获首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

参考资料

谢企华 - 简介.个人简历网站.

“铁娘子”谢企华重披战袍.大众网.2023-03-29

谢企华详细资料_财经人物_财经_凤凰网.凤凰网.2021-12-13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之谢企华.中国网.2021-12-13

《财富》全球50商界女强人榜出炉 谢企华上榜 -搜狐财经.搜狐财经.2021-12-13

首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颁发 谢企华等获奖.搜狐新闻.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