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十一中学
南阳市第十一中学,原南阳县四中,又名张衡高中,现全称为“南阳市第十一中学”,是原南阳县创办的一所重点学校。
办学历史
1952年开办于石桥夏村师家大院,1954年迁于鄂城寺北高地。2001年,学校开辟了独山校区。以前,学校由建校初师生人数不足200人、占地不足10亩,发展到现在的占地百余亩、师生近3000人的市级示范性高中。南阳市十一中,又名张衡高中,始建于1952年。现一校两址,占地面积78171平方米,建筑面积26994m²,拥有37个教学班,在校师生近3000人。南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独山县脚下,东靠森林公园,西临豫02线,得独山碧玉之润泽,实属风水宝地,使高一、高二学子砥砺品质,奋力拼搏;北校区地处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石桥镇,毗邻张衡博物馆、平子读书台,国家级保护文物鄂城寺塔坐落在校园西南隅,校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沾科圣张衡之灵气,堪称一方沃土,激励高三学子备战高考,迎接挑战。学校文化积淀丰厚,环境优美宜人,是求学成才的理想场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学校大门
石桥校区新建大门
独山校区新址
建校60周年联谊会的校友在隋塔下合影
办学条件
文化深厚
学校创建60年来,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形成了“诚朴、向善、和谐、卓越”的校风,“严谨、启思中学、探索、求是”的教风和“乐学、勤练、心悟、明辨”的学风。积淀了独有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底蕴。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充分发挥在宛北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了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
硬件设施
学校设施完善,师资精良。装备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等,建成校园网络并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图书、仪器、体育器材均达到规定标准。
师资力量
在岗教职工185人,其中专任教师177人,高中级教师66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3人,获得研究生学历及正在攻读研究生课程的1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在100%以上。
办学成果
学生荣誉
学校学子优秀,人才辈出。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荣誉
学校管理科学,观念创新。近年来,坚持“改革、稳定、发展”的指导思想,实施“以人为本、全面培养”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彰显办学特色,从严治学,科研强校,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教学水平持续提高,学校整体呈现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先后荣获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题实验学校”、“河南省现代教育实验学校”、 “南阳市文明单位”、“卧龙区百佳校园”、“2008——2009,2009——2010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市级示范性高中”等荣誉称号。
六十年的风雨、六十年的磨砺、六十年的辉煌。今天,朝气蓬勃的十一中正充满信心,在焦中杰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向着更加宏伟的目标迈进。
文化传统
校徽
校训
智博德崇 力行创新
知名校友
南阳市十一中建校六十周年校庆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常万全寄语:
时光无语,岁月有痕。母校情深,师恩如山。老师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怎样学习、相处,使我们获益终生,刻骨铭心。我向母校的所有教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
——常万全将军贺母校建校60周年寄语
10月1日,南阳市十一中建校60周年联谊会在金阳光酒店隆重举行,近400名校友代表出席。曾在该校就读的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将军发来贺信,表达“母校情深,师恩如山”的敬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郭德河将军发来贺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纪念母校建校60周年,献给敬爱的老师并与新老校友共勉”;中科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申长雨专程到会:“祝贺母校60年砥砺奋进的 历史收获,感恩母校30年前给自己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祝福母校在新的征程里似兰斯馨,如松之盛,越来越好”。
卧龙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到会祝贺,在讲话中高度赞誉了市十一中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继承优良传统,发挥自身优势,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先进的理念、更加执着的努力,迈进全市乃至全省名校行列。
市十一中校长焦中杰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60年的发展历程。他说,60年的风雨历程,几代人的心血浇灌,大家永远不会忘记起步的创业维艰,前进的风雨兼程。60年来,学校英才辈出,声名远播。现在,全校师生正以市十一中人的诚朴、勤奋之特质,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母校争光,为家乡添彩。相信这次联谊活动,能够积极发挥沟通母校与校友信息的作用,发挥团结校友共谋发展大计的智囊作用,发挥组织校友用各类方式回报母校的协调作用,发挥促进校友在自身事业领域蓬勃发展的助推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学校将以60周年联谊会为起点,继承和发扬光荣的办学传统,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办学的新路子,用奋进的足迹书写南阳市十一中新的辉煌!
联谊会上,部分校友倡议成立“张衡教育发展促进会”并进行了捐款。
联谊会后,校友们搭乘大巴到学校南北校区“踏访桑梓故地,重温青葱岁月”。在北校区,校友们到曾经的教室、宿舍、操场参观。市十一中虽然已经开辟了独山校区,但北校区仍然保护良好,重视历史传承,高三学生在这里静心读书,奋力拼搏,秉承张衡精神,创造一年年的教育辉煌。
校友们最后在隋塔下合影留念,相约再见,相约为母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6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批高素质的初中、高中人才,到目前已有2万余名校友活跃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其中许多佼佼者或成为党和国家的栋梁,或成为行业精英、社会才俊。如62级校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上将;63级校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郭德河少将;78级校友、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的申长雨院士;79级校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壳牌瑞智建井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胡欣峰博士;83级校友、河南安信投资担保公司董事长许宪魁;84级校友、清华大学毕业的张超博士;93级校友、明伦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蔡浩;97级校友、天下网创始人,现为北京灵动快拍信息技术公司总裁的王鹏飞;97级校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成员杨宗岳等。
特别是近两年来,市十一中改革创新,奋力拼搏,励精图治,教育教学质量年年攀升,高招成绩居同类学校前列,先后荣获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题实验学校,河南省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南阳市文明单位,南阳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培养体育艺术人才先进单位,卧龙区百佳校园等荣誉。南阳市十一中,堪称一方沃土,尽显满园桃李春色。目前,学校上下正在精心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生态,凝心聚力,努力实现师生与学校的更高、更快、更强发展,这一切,都预示着学校的奋进与崛起。
地址
因老校址在张衡故里---石桥镇小石桥村故又名张衡高中,离张衡墓仅五百米之遥。
曾两个校区,一在原址,即石桥镇小石桥村,坐落于白河之畔,另一校区在市郊独山脚下。(现校址)
市内乘2路车到十一中站下车即到南阳市十一中独山校区。
市内乘坐南阳--鸭河口水库、南阳--石桥城乡公交至张衡墓路口,向张衡墓方向走200米即到南阳市十一中石桥校区。(老校区现在为初中部)
参考资料
月薪4000-6000,南阳市第十一中学(高中部)招聘教师公告.微信公众平台.2024-05-16
南阳市十一中举行张衡铜像揭幕活动:赓续科圣文脉 谱写教育华章.微信公众平台.2024-05-16
以文立校,唱响“衡星”教育,南阳市第十一中学校—— 奋力谱写品牌教育的华美篇章.微信公众平台.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