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佩卡,美国漫画作家。他的自传性代表作品《光耀美国》讲述小人物的悲喜人生,得到社会认可和读者赞誉。

人物生平

哈维·佩卡(Harvey Pekar),美国漫画作家。1939年10月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一个犹太家庭,父母是波兰移民,在当地经营杂货店。佩卡母亲是典型犹太女性,相信“应对未来做最坏打算,当事情发展好于预期时,才会感到惊喜”。

佩卡中学毕业后进入凯斯西保留地大学历史专业,一年后因无法适应学校对数学课程的要求而退学。从1966年工作至2001退休,他始终从事一种职业:退伍军人局医院档案管理员,期间拒绝了任何升职机会。

佩卡虽以漫画著称,但他只写不画,绘画部分全部交由插画家完成。他一生曾与多名出色插画家合作,其中,罗伯特·克拉姆可谓最佳拍档。上世纪70年代,佩卡受克拉姆作品启发,开始走上漫画之路。1976年,佩卡创作《光耀美国》(又译《美国荣耀》)第一部,克拉姆为漫画配图。

他经历三次婚姻。第一任妻子卡伦·德莱尼是作家和教育家。第三任妻子布拉伯纳与他生活时间最长,两人没有生育儿女,收养丹妮尔作为养女。

2010年7月12日凌晨1时许,俄亥俄州克利夫兰海茨警方接到消息,赶到佩卡家中,发现这位擅长讲述小人物故事的漫画家已悄然离世,享年70岁。

警察局长迈克·坎农说,佩卡生前罹患哮喘高血压抑郁症等多种疾病,死因尚不清楚。妻子乔伊斯·布拉伯纳伴随佩卡走到生命尽头。她说,佩卡前一天下午就寝,当时情绪不错。

漫画创作

尽管来自“超人故乡”克利夫兰,佩卡似乎对超人漫画“不感冒”。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既跑不过子弹,也无法跃上高层建筑,更不会在街角电话亭换上超人外衣。不过,他一直试图展现另一种英雄主义情怀:普通人用心而有尊严地生活。

除记录自身生活外,佩卡为大量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立传,挖掘他们平凡生命中的不平凡瞬间。2003年的《光耀美国之无名英雄》中,佩卡在退伍军人局医院的同事罗伯特·麦克尼尔成为故事主角。在佩卡看来,虽然从未得到称颂,但这名非洲裔美国军人的越南战争经历足以让他成为英雄。

佩卡曾抱怨,漫画并未给他带来物质利益。不过,他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世人认可。《光耀美国》第一部获得1987年美国图书奖;上世纪80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他曾作为嘉宾数次亮相“名嘴”戴维·莱特曼主持的《晚间访谈》节目。

他的家庭、婚姻、工作、同事、病痛在一幅幅的漫画中得到充分展现。在与妻子布拉伯纳合著的《光耀美国之抗癌一年》中,佩卡详细描绘他面对淋巴癌时的恐惧脆弱、治疗经历的漫长曲折。内容简介上说,这本书“讲述主人公患病一年间所发生的故事,与此同时,周遭世界仿佛也呈现病态。”

封面插画上,佩卡发病伏地,随身物品散落一地,妻子蹲在旁边说:“哈维,亲爱的,别管这些小零碎。先进屋再说。”画面色调黯淡,一派肃杀之气。

人物评价

在获悉佩卡的死讯后,曾在《美国荣耀》一片中饰演佩卡的保罗·贾马蒂在一份声明中说,在他所结识的人当中,哈维最擅体察人情,富于同情心,“他充满智慧,思想深,幽默风趣。他是了不起的艺术家,真正的美国诗人,无人能够取代他。”

一些文艺界人士指出,佩卡的漫画作品自成一家,风格独特,但在漫画界并不属于“非主流”。俄亥俄州立大学比利爱尔兰卡通图书馆和博物馆创立者露西·卡斯韦尔说,佩卡拥有大量读者,获得主流社会认可。美国不少公共图书馆收藏他的作品,她所在的图书馆存有佩卡全部书籍。

“他撰写寻常百姓故事,20世纪末最负盛名的插图画家把这些故事变为漫画。作为开创者,他将被历史铭记,”卡斯韦尔说,“人们对他所讲的故事高度认同,因为,这就是他们的人生。”

谈及佩卡漫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漫画家塞思认为,佩卡处于“地下漫画”和“非正统漫画”两个艺术代际中间,承上启下,作用独特。塞思认为,佩卡的作品不以挖苦嘲讽、黑色幽默或情景喜剧吸引眼球,而凭借展现生活原貌的真诚努力打动人心。

人物作品

编剧电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