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1号线
深圳地铁1号线(Shenzhen Metro Line 1),曾用名:深圳地铁罗宝线(Luobao Line),是广东省深圳市最早开通的地铁线路。深圳地铁1号线东起罗湖区罗湖站,途经福田区、南山区,西至宝安区机场东站,全长40.876公里,共30个车站(其中高架站2个,地下站28个),成为纵贯深圳市东西的交通大动脉。该线首列车是德国庞巴迪公司生产的地铁列车组,由6节车辆组成,鼓形车体;续建工程采用的是CSR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公司列车,全长140m,由6节车辆组成,为4动2拖编组形式。该线线路标识色为绿色,工作日罗湖站、机场东站首末班车时间分别为06:21-23:00、06:20-23:00。
1992年7月,深圳市开始筹建地铁。1998年5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立项,同年,深铁集团经工商注册正式成立。次年,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被列为1999年度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其线路包括一号线的罗湖区至香蜜湖段和四号线皇岗至少年宫段。2000年,深圳地铁1号线向西延伸至会展中心站,增设车公庙、竹子林、会展中心3座车站。2004年12月28日,深圳地铁1号(罗湖口岸站至世界之窗站)开通并试运营,共设15个车站。2006年2月,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启动,新增车站15座,至深圳宝安国际机场。2011年6月15日,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路段全线开通运营。2017年9月24日,深圳地铁1号线完成最大规模换轨作业,前后持续了6个月,共计更换钢轨2000余米。
深圳市地铁1号线的开通,使深圳成为继北京、天津市、上海市、广州市之后,中国内地第5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其建成不仅对深圳市民出行带来深远影响,并借此拉动国民经济主要产业的发展,推动高新科技的发展,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2024年12月24日,深圳地铁1号线行车间隔首次突破2分钟,工作日早高峰最小行车间隔达到1分55秒,成为深圳市地铁线网第一条行车间隔突破2分钟的地铁线路。截至2024年12月25日,深圳地铁1号线最大单日客流达到145万人次。
建设历程
1992年7月,深圳市开始筹建地铁。12月,北京地铁1号线勘察设计总承包公开招标,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中标,同月,开始进行地铁工程预可行性研究。
199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计委批复深圳地铁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深圳获准开展前期工作,工程获得立项,并更名为“深圳地铁一期工程”。7月,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深铁集团经工商注册正式成立,同时撤消“深圳市城市铁路客运系统(地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10月,深圳市地铁与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签订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设计总承包合同,并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签订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施工监理合同。12月,深圳地铁市民中心站围护结构工程与市中心区其它五大工程同时奠基开工,深圳市五套班子的领导参加了开工仪式。
1999年4月,中国批准《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批准深圳地铁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包括一号线的罗湖区至香蜜湖段和四号线皇岗至少年宫段,全长14.825公里,总投资79.85亿元人民币,同月,深圳地铁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签订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辆及设备监理合同。5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被列为1999年度国家重点建设项目。7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完成,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主持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初步设计预审会。10月,深圳地铁第一次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深铁集团委员会。同月,深圳市计划局、规划国土局、建设局共同组织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评审会。会议确定了一期工程规划:19.468公里,工程投资105.85亿元。
2000年5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同意地铁1号线向西延伸至会展中心站,增设车公庙、竹子林、会展中心3座车站。9月,深圳市政府决定成立“深圳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工程重大事项的组织协调工作,于幼军市长担任总指挥,李德成、卓钦锐、汤耀治担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市各有关局办领导组成。
2004年12月28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全线开通并试运营。地铁一期工程由1号线(罗湖口岸站至世界之窗站)和4号线(福田口岸站至少年宫站)组成,线路全程21.866公里,共设置20个车站。
2006年2月,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启动,续建工程从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世界之窗站起,穿越深圳市福田、南山区、宝安区三个行政区,至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工程全长23.415公里,其中地下线18.222公里,过渡段0.415公里,高架线4.778公里。设车站15座。
2009年9月28日,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首通段3站,包括白石洲、高新园和深圳大学正式开通运营。
2011年6月15日,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路段全线开通运营。
2017年9月24日,深圳地铁1号线完成最大规模换轨作业,这也是地铁1号线自2004年开通以来,进行的最大规模集中换轨作业,前后持续了6个月,共计更换钢轨2000余米。
2020年1月25日至1月30日,深圳地铁1号线高新园站暂停服务。8月1日至8月28日,由深铁置业发起的“目的地美术馆”TOD艺术计划,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分别在深圳的4个城市公共空间带来“目的地美术馆”艺术巡展,一列几米艺术列车在深圳地铁1号线开通,世界之窗、大剧院、市民中心三个地铁站变身幾米艺术站点。
2024年12月24日,深圳地铁1号线行车间隔首次突破2分钟,工作日早高峰最小行车间隔达到1分55秒,成为深圳市地铁线网第一条行车间隔突破2分钟的地铁线路。
线路站点
线路走向
深圳1号线东段从罗湖区站起,沿人民南路向北,至深圳国贸大厦向西转深南铺路、解放路、深南中路、过华富路后转向福华路,过新洲河后向西北,穿过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会员别墅进入深南大道,沿深南大道向西一期工程终点站——世界之窗站。本段线路全长17.29km,设有罗湖、国贸、老街、大剧院、科学馆、华强路、岗厦村、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购物公园、香蜜湖、车公庙、竹子林、侨城东、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世界之窗共15座车站。
深圳1号线续建工程线路从地铁一期工程1号线工程终点站世界之窗站,后临时折返线引出,沿深南大道中央绿化带向西行进至深大北站,线路折向西南经深圳大学西侧在南山区政府南侧转入桃园路,沿桃园路穿越平面铁路、二线边界与宝安区新湖路连接,然后线路路沿新湖路向西北行进,过宝安体育馆,穿过西乡大道沿碧海湾高尔夫球场围墙北侧通过,然后线路沿规划宝安大道穿过固戍片区,跨过规划航空路,在机场南端转向机场停车坪平行候机楼至终点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运营情况
运营时刻
客运流量
2018年9月21日,深圳地铁1号线全天累计运送旅客143万人次。
截至2019年11月,深圳地铁1号线日均客流达到116.62万人次。
2023年3月1日至3月7日,深圳地铁1号线工作日日均客运量108.82万人次。
2004年12月28日开通以来,截至2024年12月25日,深圳地铁1号线最大单日客流达到145万人次。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深圳地铁1号线首列车是德国庞巴迪公司生产的地铁列车组由6节车辆组成,车辆采用鼓形车体。车门采用塞拉门可以有效降低车内噪声,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2012年12月28日,深圳地铁1号线采购33列车,首列车于2014年7月交付。
技术特点
深圳地铁1号线的续建工程采用的是CSR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公司列车,其有如下技术特点:
1、深圳地铁1号线车辆采用全焊接铝合金车体,整体承载结构。
2、列车全长140m,由6节车辆组成,为4动2拖编组形式,定员载荷1920人(6人/m2),超员载荷2 502人(9人/m2),优于GB7928关于载客人数的要求。
3、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 km/h,在1号线上平均旅行速度35 km/h以上。
4、列车采用铝合金鼓型车体,车辆重量轻,模块化程度高。
5、流线型车头造型,具有整体美观。
6、列车采用满足欧洲最新的DIN5510标准的材料,防火、低烟、低毒,安全和环保要求与欧洲和世界先进城轨车辆一致。
7、列车每节车厢内设有3个乘客紧急对讲装置,列车两端还设有紧急疏散门,必要时可采取应急措施,以保证乘客安全。
8、列车采用无摇枕转向架,构架采用高强度低合金钢板焊接H型结构,一系为金属橡胶人字弹簧,二系为空气橡胶弹簧。
9、列车采用DC 1 500V架空接触网供电方式,主传动系统采用以IGBT为大功率元件的调压调频(VVVF)逆变器和三相交流牵引电机。
10、列车的辅助系统采用IGBT为大功率元件的静止变流器作为电源,分布式并网供电的形式为列车提供辅助电源,冗余程度高,设备可用性强。
11、列车的制动系统由电气制动(再生和电阻制动)和空气制动(摩擦制动)系统组成,采用空电联合制动技术(电制动为主),可实现AW2载荷下全速度范围仅采用电制即可满足制动要求,减低了闸瓦磨耗,即节能又环保。
12、列车的控制系统采用符合IEC61 375—1的分布式微机控制系统,列车采用一级MVB网络结构,总线传输速度高,传输信息量大。
13、每节车安装有10块LED动态地图显示器和8块LCD显示器,提供充足的视觉和听觉信息,方便乘客的旅行,并在每节车厢2端各安装有1个摄像头,方便司机在紧急情况下对乘客乘坐情况进行了解。
14、为了提高车内的舒适度,列车上安装了能自动调节温度的空调系统和隔音性能良好的塞拉门系统。
15、列车采用先进的ATC车载信号系统,具有自动运行,自监控、自动防护等功能。
组成及主要设备配置
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车辆由两个基本单元组成,每个基本单元由1台带驾驶室的拖车(简称为A车)和2台动车(简称为B、C车)组成。
以上参考资料
主要技术参数
以上参考资料
设计特点
防火性能
由于整个客室大部分采用金属材料,且非金属材料也都选用防火性能很高的材料,所以保证了整车的防火性能,有效避免了因车内发生火灾对乘客人身安全的威胁。
座、站位分配
客室布置了充足的座位保证了平常客流少时绝大部分乘客可以有座位乘坐。同时由于采用鼓型车体.可以提供足够大的站立面积,保证了客流高峰时能运载大量的乘客。
安全性能
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尽最多布置扶手,以防止乘客摔倒;所有外漏部件尽量避免带有尖锐棱角,防止乘客划伤碰伤;客室内部设有大量的安全警示标志,所有标志均有图片加文字说明,可清楚指导乘客安全乘车等。
舒适性
采用高性能的隔声降噪材料,有效控制车内噪声;在部件连接处均设有橡胶等减震材料,避免部件相对运动产生噪声。
环保性
所有内饰材料在选择上注重环保,不选用含有毒有害物质材料,所有部件报废后绝大部分均可回收再利用,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运行系统
竹子林车辆段位于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区域,段内占地面积23万㎡,供深圳地铁1号线使用,该车辆段还是地铁运营总部和运管办等单位的办公总部。前海车辆段位于规划中的深港合作综合服务示范区,占地面积38.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18万㎡ ,实际管理面积为50.66万㎡ ,供地铁1号线使用。
深圳地铁1号线正线采用西门子公司的具备成熟运营经验的基于数字式轨道电路的准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安全、可靠、先进、完整的有效集成系统,可以满足高速度,高密度和不间断运行的运营需求。
通信系统方面,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通信系统包括传输、无线、公务电话、专用电话、广播、时钟、电源等子系统,其中传输分为专用传输和公众传输,无线分为专用无线和公众无线。
服务设施
深圳地铁1号线车站内的售检票系统、公共卫生间、服务台、查询台、公用电话等服务设施的设计,均以简单、方便、实用为原则,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方便乘客。各车站还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出行需求,设置了残疾人卫生间和无障碍设施,如残疾人电梯、盲道等,并与道路无障碍设施进行有机衔接,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
建设成就
工程难点
深圳地铁1号线的罗湖站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存在很多工程地质问题。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4A标段老街至大剧院区间(东段)的单洞双层大断面地铁施工目前在中国极为少见,且地层上软下硬、地下水极为发育, 地下水位高,水压力大,整个隧道开挖过程不允许出现地面塌陷、突水和涌砂现象, 给施工止水带来一定困难, 施工难度很大。通过地面注浆止水帷幕、洞内小导管注浆加固和冷冻止水帷幕等施工研究,较好地解决了施工难题。
深圳地铁1号线的坪洲站在坪洲路与新湖路相交处,主要采用铺盖法施工,其他均为全明挖施工。该站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比较高,施工中多次倒边,工程难度较大。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3c标段(国贸站——老街站区间北段)暗挖单溯重叠隧道穿越了高层建筑物及交通主干道,环境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差,高跨比大(近似为2),结构稳定性差,施工难度大,在设计上采用了单洞双层重叠隧道,以满足上下行运输的需要,施工过程中加强了信息化施工管理,确保隧道施工和地面建筑物交通的安全。
世界之窗站是深圳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的最后一站,又是深圳市地铁l号线续建工程的起始站,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接触网系统在世界之窗与既有的接触网接驳,新架设的承力索、接触线与既有的承力索、接触线形成一个非绝缘锚段关节。由于世界之窗站为已投运车站,接触网施工只能在晚上地铁停运后才能进行,其时间紧、施工难度大,安全、成品设备保护要求高。
价值意义
深圳地铁1号线的开通,使深圳成为继北京、天津市、上海市、广州市之后,中国内地第5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深圳地铁1号线使市区到机场交通更便利,它是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4个区的交通大动脉,通过与2、3、4、5号线的无缝接驳,同时将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综合交通枢纽等公共交通枢纽连接起来,在深圳形成一个庞大的轨道交通网络,加上沿途便利的公交接驳,其对市民出行将带来深远影响。
1997年开始,中国以抓建设标准、抓车辆和设备国产化为建设原则作为新的启动点,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为目标,作为国产化依托项目的深圳地铁1号线 ,对探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发展之路,并借此拉动国民经济主要产业的发展,推动高新科技的发展,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随着各大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中国进入城市交通建设的高潮期,迈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高级与运营时代。
文化特色
车站文化
深圳地铁1号线的车站采用“一站一景” 的装修风格。
罗湖站装修是以淡绿色柱构成颇具特色的“绿色通道”,从而体现环保、畅通等意义。
华强站内装饰风格简约明确,形态及材料色彩组合突出时代感,淡蓝色的柱身配以不锈钢凹槽,彰显电子科技的特性。
会展中心站色彩基调为乳白色,站厅、站台吊顶采用白色,结合简洁灯具,灯具布置随吊顶高底错落变化,不同的光照营造出高雅、华丽、宁静的气氛,突出了现代交通建筑实用、经济、美观、简洁明快的特色。
竹子林车站的色彩以白色和竹绿色为主,柱子以翠绿的竹节形状分段,显得格外的清新挺拔,车站设有色彩明亮醒目的导向牌并配以广告灯箱作为点缀,使得整个车站格外简洁与明亮,车站采用大自然与现代都市大城市相结合的装修风格,彰显了整个深圳繁荣兴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列车文化
2020年8月3日,一列几米艺术列车在深圳地铁1号线开始运营。
相关事件
列车紧急停车导致乘客被挤下隧道
2013年9月8日晚上18时5分左右,深圳地铁1号线列车从岗厦地铁站行至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区间内时,在列车停下约一分钟,车厢门被打开,吴先生的妻子被慌乱的人群挤下地铁,掉入隧道内,吴先生和另一名男子急忙跳下轨道救妻子。列车关上车门后驶离。而另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随后通过,与他们擦肩而过,3人紧紧抱住消防栓才幸免于难。几分钟后,救援人员赶到,引导三人走出隧道来到会展中心站。据悉,事发后,导致罗宝线往机场方向的列车停运十余分钟。 事发后,深铁集团回应称,事发列车并未发生故障,隧道内停车是因为有乘客拉下了紧急开门拉闸启动了安全应急系统,列车自然停了下来,在排除故障后,列车启动离开并暂停罗宝线往机场方向的运营,救援人员进入隧道将三名乘客救出。
“3.4”隧道结构被打穿事故
2021年3月4日15时10分左右,南山区粤海街道深大2号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项目现场,深圳市工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工人在进行勘察作业时,打穿地铁1号线深大至桃园下行线区间隧道顶部,造成地铁短暂停运,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为人民币73.0186万元。
参考资料
今天过生日!深圳地铁1号线13岁了!.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4
深圳地铁一号线今日全线开通(组图).新浪网.2024-12-29
里程碑!深圳地铁首次突破2分钟行车间隔!.微信公众号.2024-12-29
深圳地铁.深圳地铁.2021-03-27
深圳地铁首列车昨揭盖头年底通地铁(附图).新浪网.2024-12-29
三条地铁线将增购71列车.新浪网.2024-12-29
深圳故事|“十年磨一剑”:从无到有的深圳地铁.深圳市档案馆.2024-12-28
1992年-2000年 公司大事记.深圳地铁.2024-12-28
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启动.新浪网.2024-12-28
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正式开通.中国中铁网.2024-12-28
服役13年 深圳地铁1号线完成最大规模换轨.中国新闻网.2024-12-28
五个城市拥有地铁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通车试运营.中国新闻网.2024-12-28
横贯东西 无缝接驳 一站一景.新浪网.2024-12-28
里程碑!深圳地铁1号线首次突破2分钟行车间隔.百家号.2024-12-28
1号线行车间隔突破2分钟 标志着深圳地铁行车组织水平跻身国际一流行列.腾讯网.2024-12-28
深圳地铁1号线昨起延伸至深大.搜狐新闻.2024-12-28
深圳地铁1号线高新园站春节期间将暂停服务.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4-12-28
深圳有趟“艺术列车”地铁1号线三站变身几米艺术站点.深圳新闻网.2024-12-28
深圳地铁客流创历史新高.深圳商报数字报.2024-12-28
2019深圳地铁“大数据”发布 1号线为深圳最繁忙地铁线路.今日头条.2024-12-28
盘点地铁客流数据 带您领略城市活力 屡破纪录的深圳地铁越来越忙.深圳新闻网.2024-12-28
竹子林车辆段.深圳地铁.2024-12-28
前海车辆段.深圳地铁.2024-12-28
地铁罗宝线(1号线)续建工程西乡段建成试运行.深圳新闻.2024-12-28
深圳地铁罗宝线坪洲站封顶.新浪网.2024-12-29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将通车 各站风格不同均含寓意.新浪网.2024-12-29
深圳地铁车门因乘客乱拉闸打开 女子被挤入隧道.中国广播网.2024-12-28
深圳地铁1号线“3.4”隧道结构被打穿事故调查报告.深圳市南山区应急管理局.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