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广生,洛阳日记博物馆首任馆长,洛阳日记创新学会副会长。1944年10月23日生于河南牡丹之乡的洛阳市。1964年7月毕业于洛阳市第一高中,后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就学。毕业后到保定市工作,先后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杂文、小说、科普、相声、诗歌等200余篇。此外还爱好集邮、收藏及旅游,广交四海朋友。寇广生的最大爱好是坚持写日记、研究日记,并推动中国群众性的写日记。希望能建“中国日记博物馆”,广泛征集日记手稿、日记书籍、资料,为历史积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子孙后代造福。

人物经历

日记事业

寇广生读初中时,他偶然看到一本《假期回乡日记》。该书作者王桂芹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学生,1957年回河北省老家时曾写了14篇日记。巧的是,这些日记被她的同学李敏带回了家,并被李敏的父亲毛泽东看到。毛主席通读这些日记后予以精心批改,并做了批示,认为这些日记写得非常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此事经《中国青年》刊登后,在全国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尤其是作者的一段话让许多人受益匪浅:“我觉得记日记能使自己生活得更认真,使自己想一想今天过得如何。记日记也是一种思想意识的锻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那以后,寇广生就下决心每天坚持写日记。他至今保存最早的一篇日记,是他从市11中升入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时写的。那一天是1960年2月26日,是一个晴朗的星期五。

随着时间推移,寇广生写日记、收集日记也渐渐出了名。因为这项“日记”事业,他和许多知名人士建立了友谊,如硬笔书法家庞中华、作家张抗抗等。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女儿还给他寄来了两篇竺可的日记。曾任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司司长、畅销书《国民素质忧思录》的作者解思忠给他回信说:“您从事日记研究非常有意义,如果我们每一位国民都能在一个领域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下去,我们国民的素质将会大大提高。”

曾在中共中央党校担任教授的党建理论专家赵生晖给寇广生回信说:“您的执著追求,深深地感动了我。现在什么都成了一门学科,唯独日记这门学科,还没有人(建)立起来。看了您的信和文章,我感到这个任务,非你莫属!”

写日记、研究日记的同时,寇广生还热衷于收藏日记。他介绍,50多年来,他四处购买、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和普通人的日记出版物、手稿500多册,其中比较罕见的有两本民国版的《徐旭生西游日记》和18册《有泰驻藏日记》,另外还有《杨尚昆日记》、《李伯钊(杨尚昆夫人)日记》、《谢觉哉日记》、《恽代英日记》等。

拥有一辆日记大篷车、建立一座日记博物馆是寇广生的梦想。他说,许多人对公开发表的日记都有一种看法,认为这都是经过加工、写出来给别人看的,因而对这种日记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实际上,纯粹的私人日记和公开发表的日记是有区别的。刘心武曾说过:“私人日记就像自己的家,什么样的东西都能放在里面,但是当有客人来访时,你总要把屋子打扫一下才好迎接客人吧?这能叫假吗?”

“我的日记博物馆就是想为更多人建立一个精神家园,让大家认识到日记的重要性,以审慎的态度对待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同时又能真实地记录生活和时代的变迁。”寇广生说。

几年前,寇广生在一次新教育年会上结识了时任洛龙区教育局局长的张欣。后来,张欣已调至母校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任校长,寇广生表达了想在母校建博物馆的想法,得到了张欣的支持。在图书馆辟出一块1000平方米场地,用于筹建“中原地区日记博物馆”。这一博物馆将主要有两大职能:一是面向全国日记爱好者征集藏品,做日记史料的展示;另一方面是将日记和中小学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全校甚至全市中小学生中倡导日记文化、拓宽语文教学(写作)。同时,洛一高还将依托该博物馆在网络上开辟师生日记园地,举行日记狂欢节及日记论坛、日记大赛等,将构建遍及全世界的日记人网络,全面掌握具体资料,吸引更多的人投身日记热潮,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2012年6月2日,第四届全国日记论坛在洛阳市举办,洛阳日记创新学会成立。全国第一个日记博物馆也拉开帷幕。

爬爬滚滚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华医学》   曾做过一个系列我的健康我作主,寇广生就是其中一个主人公,当时他67岁了,身体十分的健康,是个瘦瘦的高高的个子,他的健康很稀奇,他是靠自己在地上爬行来锻炼身体的,他的动作就像动物那样在地上爬行,他这一爬就爬了18年。

这个故事还要从18年以前说起,那时候那寇广生在保定市工商局当企业处处长,就在92年上面的领导下达了通知,就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就要退休了,就是不用干活了退居两线了。

就这样他回到了家里,这一上一下他马上经历了很多,他到家后就是非常不适应这退休的生活,原本在单位里工作很积极,一到家里就这样不好、那样无趣,一年下来身体就是直线的下降。

他饭也没有胃口吃,睡觉也不好,就是上个卫生间也觉得不行,原先的黑头发也开始变白而且变得很快。

他的老伴也因此为他非常的担心。那这样下去应该怎样办呢?

说来也巧,他看到了一个用爬行来锻炼身体的报导。他就开始了自己的爬行锻炼,先是在自己的家中他在地上爬行,像狗阿、猫啊那样动物的爬行,老伴还是不喜欢他那样的爬行,认为又是不卫生、又总是在地上爬,给人家左邻右舍看到了又多么的不好意思。

他为了躲避老伴的不满,他干脆就到公园里去爬行,不爬不要紧,一爬就是觉得这人的感觉非常的不一般,刚刚开始爬就是觉得很累,好像气喘吁吁,但是,爬了几天就觉得走路轻松了,原来吃馒头连一个也吃不下,后来爬着爬着居然一样大的馒头可以吃三个,后来竟然觉得自己已经白了的头发也开始长出黑头发来。

我看电视上的寇广生在公园里的爬行,真的是非常的轻松自在,现在他一到公园里,就有很多的退休人员跟着他一起爬行。

他这样一坚持就坚持了将近20来年,他的爬行是四肢着地这头是抬着的,一会儿往前爬,一会儿是爬山坡了,动作轻盈敏捷。

现在他的身体觉得越来越好,自己看病的医疗卡上从来就不用看病吃药。天气好的时候就在公园里爬行,天气不好就在楼道、家里的客厅爬行,又不要什么锻炼的器材,又方便又自由。老伴也很开心了,主要是不生病了,那样可以为国家省了多少的医药费。

坚持爬行后,寇广生得到了好处,身心一点都不疲劳,现在经过体检,消化系统没有毛病、视力好了、脑血管和心脏都很正常。

照洪涛说我们一般的人在直着行走时,这血流量一般只能达到百分制60左右,而爬行后因为两手着地这血流量可以达到七十到八十,那样这心脏就好了,心脏一好眼睛也好了,血液循环快了,那新陈代谢就快了,那心理年龄也会变轻了。肠胃因为随着四肢的用力发达,增加了肠胃快速蠕动那大便也好了,胃口也开了,胃口一开那身体就强壮了。

还有就是长期伏案工作的、用电脑的朋友,这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毛病都是因为长期不动又是做同样的动作而犯病。一爬行这头是往上抬着的,腰椎不是僵直的,那颈椎病和腰椎特出也就好了。

真的有这么多好处?我看了电视我就把家里的地板拖拖干净,就在客厅里试一试、爬一爬,哎呀!真的爬了很吃力的,不过,马上就觉得浑身发热,好像是在做比较大的运动锻炼。

我想我们如果要学习最好一步一步的学,最好不要像寇广生那样勇敢,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就在家中爬行,试验一下如果能够防病健身那对自己的健康生活是起到很好的作用,还可以为国家节约很多的医疗费。脑怕不用,身怕不动”,不同的表达,道理却是同样的,就是指身体要常运动,才能保持健康。

不过,洪涛关照我们凡事都要适当,如果有严重心脏病和高血压的朋友可千万不要模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