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滨线
南支线(长滨线)的设计标准与滨绥铁路相同。
简介
长滨线(长春-哈尔滨市)原为哈大铁路北段。东北沦陷时期称京滨线(新京? ?哈尔滨),中东铁路时期称哈大(哈尔滨??大连市)线北段,以后则称为长滨线或京哈铁路(北京市??哈尔滨)的一部分。长滨线哈尔滨??陶赖昭镇间属哈铁分局管辖,长121.7公里。其中进入哈尔滨市区为12 .4公里,有车站1个??王岗站。
历史
中东铁路南支线(现长滨线)的设计标准与滨绥线相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月开始施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因义和团运动导致修路工程被迫中断,同年10月复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3月15日竣工,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14日全线正式交付运营。哈大铁路开始运营时,列车运行速度很低,不久提高到42公里/小时,1917年达到53公里/小时。哈尔滨市??陶赖昭站间共开办13个车站,其中办理客、货营业的车站6个。 1935年3月,长滨线同中东铁路全线一起被日伪收买,并将宽轨改为准轨,改轨工程仅为2小时50分钟。1939?1941年修成复线,同时,将32型钢轨更换为43型钢轨,列车运行允许速度提高到90公里/小时。哈尔滨??陶赖昭站间办理客货营业车站增加到9个。中东铁路时期,南支线的运量很低,最低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14.3万吨,最高为1927年的120万吨。东北沦陷时期,客货运量有所增长,至1938年发送旅客185万余人次,到达旅客205万余人次。开行大连市??哈尔滨市“亚细亚”号特别快车,发送货物102万余吨,到达货物93万余吨。 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将京滨线改称长滨线,只保留一条线行车。1946年5月,为阻止中国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陶赖昭镇至双城堡站间铁路线包括第二松花江大桥拆除。1948年10月?1949年3月,组织抢救工程队修复。1951?1958年,重新修建了哈尔滨??陶赖昭站间复线。1973年建成自动闭塞,列车运行密度增加,运行允许速度提高到90?110公里/小时。至1985年末,哈尔滨市??陶赖昭站间50型钢轨248.7公里,43型钢轨4.1公里,客运旅客列车全部由内燃机车牵引。1990年进行线路大修,全部更换为60型钢轨,截止1990年,货物列车牵引动力为前进型机车,旅客列车牵引动力为内燃型机车。货物列车牵引吨数上行3300吨,下行2900吨,客车上下行均为800吨,年输送能力5805万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