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社会中的性别平等问题》是2011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丁东红编著。本书主要探讨了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的治本之策。

图书信息

作 者:丁东红 编

丛 书 名: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 版 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ISBN:9787503546389

出版时间:2011-11-01

版 次:1

页 数:241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u003e 社会科学 \u003e 社会科学理论

内容简介

为了探索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的治本之策,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召集一批专家学者于2008年组建了性别平等政策倡导课题组。四年来,通过深入农村、乡镇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各个层次的参与式培训活动,推动实践中的行动变革,收集、研究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政策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课题有了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经验和研究心得。《变革社会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课题成果的总结、反思和提升,愿与学界、政界和广大社会变革推动者们分享。书中许多观点具有前沿性和挑战性,许多真实案例极具典型性和启发性。

目录

第一章 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出现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真实性分析

三、性别结构失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四、落实性别平等基本国策任重道远

第二章 男孩偏好民俗文化的表现与分析

一、男孩偏好与民俗文化

二、男孩偏好民俗的当代表现及影响

三、男孩偏好民俗文化的历史根源

四、破旧俗树新风:在实践中探索改变男孩偏好的民俗文化

第三章 村规民约的社会性别分析

一、“村规民约”概述

二、村规民约的运作与“男孩偏好”

三、村规民约的内生基础——男孩偏好的深层原因分析

第四章 利益导向机制的社会性别评估

一、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与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的改变

二、利益导向机制的制度框架和基本内容

三、目前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特点

四、利益导向机制的绩效评估

五、利益导向机制的社会性别误区和改进思路

第五章 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的社会性别分析

一、分析框架:什么是制度和制度结构

二、受教育阶段:男女两性的分流与差距

三、就业期:无性化的制度安排和有性化的公/私领域区隔

第六章 政府推进性别平等的承诺与责任

一、男女平等是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

二、中国政府承诺的国际背景

三、政府推进性别平等的责任

四、政府推进性别平等的机制

第七章 性别平等理念与宣传倡导方式

一、关爱女孩行动中性别平等宣传的内容与特点

二、关爱女孩行动宣传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三、探索新的宣传运作方式

第八章 生殖健康与优质服务

一、生殖健康与优质服务的含义和实践

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要求

三、对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社会性别分析

四、探索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新模式

第九章 村规民约的调整路径

一、调整村规民约的依据与原则

二、村规民约调整的难点

三、村规民约调整路径的探索

第十章 流动人口中的关爱女孩行动

一、流动大军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与生育状况

二、流动中生育对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严峻挑战

三、在流动人口中实施“关爱女孩行动”

四、“流动中的关爱”:经验与方法的探讨

五、把推进性别平等纳入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制之中

第十一章 破解养儿防老困境的思路与实践

一、现状:养儿防老面临的困境

二、养儿防老困境探因

三、探寻养老困境的突破口及路径:思路与实践

第十二章 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国际经验

一、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状况

二、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分析

三、韩国实质性地推进性别平等主流化的经验

四、印度蓬勃发展的NGO干预的经验

五、韩国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后果的经验

六、结论:推动性别平等,是消除人口问题的根本

附录1 从生育控制到生殖健康服务——扬州市计划生育工作观察报告

一、计生工作转变的方向明确,但任务模糊

二、生殖健康服务供给中的均衡问题

三、对计生服务和生殖健康需求的变化

四、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生殖健康需求

附录2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根本原因探寻——河南省农村社区参与式调查报告

一、村民们强烈的“男孩偏好”

二、村民们的“男孩偏好”为什么如此强烈

三、“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现实状况

四、风俗习惯对“男孩偏好”的复制

五、村规民约对“男孩偏好”的固化

结语”

附录3 多民族文化和人口政策视角下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相关问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过程

二、理论视角与研究假设

三、研究发现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后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