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片,又称重点影片,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献礼而拍摄的电影片,这种影片一般耗资较大、艺术质量较高。献礼片是当今世界电影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是迄今为止唯一由中国人创造的一种电影拍摄手法,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骄傲!它是一种拍摄特殊题材,一般是反映战争,间谍,建设等题材,以歌颂执政党为目的,走又红又专的路线的特殊影视作品。

历史溯源

献礼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59年。为了喜迎新中国成立第一个十年,电影工作者奉上了一大批献礼之作,代表作品有《林家铺子》《五朵金花》《青春之歌》《林则徐》等。过去的主旋律献礼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树立英模人物,塑造伟大榜样;另一种则是回顾重大历史事件,纪念难忘的历史时刻。

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电影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物传记式与纪实故事式的主旋律电影已不能满足人民的观影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了《南京市!南京!》《风声》等既能实现社会效益,又能兼顾商业利益的影片。

发展特点

十九大的主旋律献礼影片较之前有很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现实性与时代感。

第二,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三,商业化的尝试。

第四,多种类型,多种道路

影片要求

在世界电影史上,“献礼片”是一种特殊的电影创作现象,为中国首创,基本定义是:“以歌颂执政党为目的,走又红又专路线,在纪念期间播映的特殊影视作品。”又红又专是“献礼片”的特殊要求,首先在思想上一定要与主流社会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创作者须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其次是艺术、技术等创作、制作需要精湛精良,创作者须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制作团队需要较高的敬业精神和制作能力;最后要求作品须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满足观众对影视节目的娱乐需求,经典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

优秀献礼片

电影《南京市!南京!》;电影《建国大业》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