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苗山合耳菊(Synotis damiaoshanica C. Jeffrey \u0026 Y. L. Chen),菊科、合耳菊属植物。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直立或斜升,径约3毫米,具少数纤维状根。营养茎单生,长30厘米,被薄蛛丝状绒毛,后渐脱毛,除上部外裸露;花茎单生,葶状,高13厘米,直立,被蛛丝状绒毛。叶密集于花茎基部,具短柄,狭椭圆形,长7—11厘米,宽1—3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基部楔状狭,边缘上部有疏具小尖锯齿,近基部全缘,纸质,上面被疏生细刚毛,下面被贴生短毛,沿脉被短柔毛,有时紫色,羽状脉,侧脉5—7对,弧状上升;叶柄长3—5毫米,粗,被密柔毛;上部叶少数,小,苞片状。头状花序辐射状,径约1.5厘米,3—5在茎端排成伞房状;花序梗长约10毫米,被密蛛丝状绒毛,具1—3个线状披针形苞片。总苞狭钟状,长10—11毫米,宽约7毫米,外层苞片10,线状披针形,长约为总苞片的1/4;总苞片约12,长圆状披针形,宽1.5—2毫米,顶端尖或渐尖,被短柔毛,草质,具宽干膜质边缘,具不明显3脉,近无毛或基部被疏蛛丝状毛。舌状花约6,管部长5—5.5毫米;舌片黄色,长圆形,长3.5—4毫米,宽1毫米,顶端具3细齿,3—4脉;管状花多数,花冠黄色,长8.8毫米,管部长2毫米,檐部狭漏斗状;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毫米,尖。花药长约2.5毫米,尾部长为颈部1一2倍,附片卵状披针形;颈部稍伸长,向基部渐扩大;花柱分枝长1.5毫米,顶端钝,被流苏状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长3.5—4毫米,无毛;冠毛白色,长7.5毫米。花期10月。
栖息环境
大苗山合耳菊生长于海拔1200-1500米的疏林中,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
分布范围
大苗山合耳菊产自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苗山,是该地区的特有植物。模式标本采自大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