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遇
陈昭遇是北宋开宝年间的名医,出生于南海区。他出身医学世家,精通医术,曾在东京(今开封市)任翰林医官,并在汴京(今河南封开)安家。他起初任温水主簿,后升光禄寺丞,皇帝赐以金带、紫袍。陈昭遇还曾与马志、刘翰等9人奉赵匡胤命修订《开宝本草》,并奉赵光义之命编修医书,最终成书于淳化三年(992年)二月,题名为《太平圣惠方》。
陈昭遇简介
陈昭遇,南海郡人,出身医学世家,精通医术,北宋开宝年间(968年)到汴梁(今河南封开)任翰林医官,于是在汴京安家。他起初任温水主薄,后升光禄寺丞,皇帝赐以金带、紫袍。
陈昭遇业绩
开宝六年(973年),陈昭遇与马志、刘翰等9人奉宋太祖赵匡之命修订本草,定名为《开宝新详定本草》,全书20卷,另目录一卷,宋太祖亲自写序,国子监刊行。由于时间仓促,《开宝新详定本草》尚有不足之处,昭遇等人于开宝七年(974年)又奉诏对该书进行修订,修订本更名为《开宝本草》。《开宝重定本草》连目录共21卷,载新旧药物983种,其中旧药850种,新增133种。新增者不少是常用药物,如乌药、蛤、天麻、延胡素、没药、五灵脂、使君子、白豆蔻、山豆根等。原书已佚,其内容见于《政类本草》。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昭遇与王怀隐、王佑、郑奇等奉赵光义赵光义之命编修医药方书。昭遇与同事们收集、检验并分门别类整理医药验方,经过14年努力,于淳化三年(992年)2月成书。宋太宗亲自写序,题名为《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全书共100卷,分1670门(类),载医药验方16834首。是年5月,朝廷将该书刻印出版,颁发全国,下诏各州设医博士掌管。
这部医学巨著广泛收集宋代以前的医药方书及民间验方,内容丰富。该书首先阐明诊断脉法,其次叙述用药法则,然后按类分述各科病症的病因、病理、方药,是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医书。《太平圣惠方》不仅对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传至国外。在中祥符九年(1016年)与天僖五年(1021年),赵恒两次将《太平圣惠方》赠给高丽,促进朝鲜医药的发展。《太平圣惠方》后来传至日本,对日本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日本原性性全1303年所编的医学名著《顿医抄》50卷就是以《太平圣惠方》等中国医书为宗编撰的。
陈昭遇潜心研究医术,造诣很高。他治病多奇验,长期受到朝廷的眷宠和群众的信赖,誉满京城。《广东通志》(雍正八年)、《广州府志》(光绪五年)、《南海县志》(康熙30年)都有陈昭遇传。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