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苦李

李苦李

李苦李(1877年7月11日至1929年7月28日),原名祯,字晓湖,别号苦李,以号行,祖籍绍兴。他的祖父镜湖公曾在江西做客并定居南昌,李苦李也在那里出生。尽管幼年丧父,家庭条件困难,但他对书画篆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向当地的收藏家借阅书籍,因此学业有所提升。1904年,受朋友诸贞壮邀请,前往南通翰墨林书局工作,起初担任会计,后来成为经理。他以其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坦诚谦和的态度,使他的住所西园成为了当地文人墨客聚会的地方。李苦李的一生经历了多个阶段,都在不同的地方居住,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西园,这是一件奇特的事情。

人物经历

李苦李早期学习工笔画,也能绘制山水、人物和花卉。后期师从青藤、扬州八家以及赵撝叔。尤其擅长描绘松树,其树枝苍劲有力,弯曲如腾飞,其间点缀着嶙峋的怪石,这些特点与他高旷孤傲的性格相符。他还善于绘画各种花卉昆虫鸟类,能够根据物体形态进行创作,用墨色彩丰富,花朵果实鲜艳欲滴,仿佛被雨水滋润过一样。偶尔创作山水画,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将水光云影生动地呈现于纸面上,让人感到深远。在书法方面,他曾多次临摹《峄山碑》的小篆,每天练习篆书《说文解字序》,积累了大量的书写样本。他的楷书学习钟繇王羲之,行书则受到颜真卿的影响。除了书画,李苦李还精通篆刻,开创了南通市书画印的先河。四十岁以后,在诸壮贞的推荐下,拜吴昌硕为师,其艺术风格受到了缶老的深刻影响。他在篆刻方面的作品,缶老曾经评价说:“观诸作俱见苦心,白文佳处已能达到。朱文宜加学力,封泥蜕本当时时玩之,必有进步,刻印只求平实,不求纤巧,巧则去古雅远矣,吾知苦李胸中必谓然也。”缶老的这一评价对于篆刻爱好者来说是一条宝贵的箴言。缶老还在一次信件中称赞李苦李的书画:“苦李老弟以事来炉,出示近作,绘事笔意卓绝,设色高雅合乎古法。超以象外,是人之所最难能也,而苦李能之,真异军特起者……”由此可见缶老对李苦李的书画非常欣赏。李苦李并不自满,看到别人有任何特长都会给予高度赞扬。他对前来请教的年轻人总是耐心指导,毫不厌烦。他一生结交了许多真诚的朋友,与陈师曾的关系尤为密切,他们都是吴昌硕的学生,艺术风格也都受到了缶老的影响。陈师曾去世后,李苦李深感痛惜,于是刻了一枚名为“木头老子”的印章,并附上了这样的跋语:“甲子(1924年)长至日读故友陈师曾印集,鼓兴刻数石。张师曾即世所称朽道人,治印后余十五年,其所成就几与缶翁方驾,而余有望尘莫及之叹,刻此志愧。”这种虚怀若谷的精神令人敬佩。

纪念与评价

李苦李去世的第二年(1930年),白龙山人王震为其制作了一幅肖像画,画面中李苦李身着布衣草鞋,手持书卷和扇子,形象宛如古代的君子。画作上方题有“苦李先生遗像”字样。画作周围有许多名家的题跋,其中包括陈三立的题词:“东坡笠屐照千春,蒲扇芒鞋臭味亲,欲羡耸肩江海外,天荒地老作闲人。”还有诸宗元、徐昂等人的精彩题跋。这些名人、名画和题跋构成了珍贵的历史资料,用于纪念李苦李。

艺术成就

笔者有幸收藏了李苦李的两幅画作。一幅是墨荷,尺寸为95厘米乘45厘米,采用的是纸质媒介。这是一幅大写意的作品,笔墨挥洒自如,充满金石气息,题有“露气”二字,落款为“落蕊轩仁兄雅正,李祯”。画作右侧下方盖有“山阴李祯”印章。另外还有一枚闲章:“前世画师”。另一幅画作是蔬果题材,采用了扇面的形式,主体是一只冬瓜,涂以淡青色,旁边放置了两个暗红色的杏果,构图和谐,颜色搭配得当,题有“南皮胜游”四字。画作上款题有“雪侯太世叔法正”,雪侯指的是赵士鸿,他是绍兴人,也是赵之谦的族弟,是一位著名的花卉画家。

参考资料

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他们捐献了李苦李印章82方.搜狐网.2024-09-13

李苦李.李苦李.2024-09-13

“翰墨因缘”,看隐士画家陈曙亭和他的朋友圈.澎湃新闻.2024-09-13

韩馆学术专栏——馆长品读 | 海上篆刻名作赏析(近现代二).搜狐网.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