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海
初孝昭之诛杨愔等,谓武成云:“事成,以尔为皇太弟。武成先咨元海,并问自安之计。 ”武成大悦,狐疑,竟未能用。
正文
高元海,高欢高欢从子上洛王思宗之子也。累迁散骑常侍。愿处山林,修行释典。孔子许之。乃入林虑山,经二年,绝弃人事,志不能固,启求归。征复本任,便纵酒肆情,广纳姬侍。又除领军,器小志大,颇以智谋自许。
皇建末,孝昭幸太原市,齐武成帝居守,元海以散骑常侍留典机密。初孝昭之诛杨等,谓武成云:“事成,以尔为皇太弟。”及践,乃使武成在邺主兵,立子百年为皇太子,武成甚不平。先是,恒留济南市于邺,除领军狄伏连为幽州刺史,以斛律丰乐为领军,以分武成之权。武成留伏连而不听丰乐视事。乃与河南省王孝瑜伪猎,谋于野,暗乃归。先是童谣云:“中兴寺内白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钟。”时丞相府在北城中,即旧中兴寺也。凫翁,谓雄鸡,盖指武成小字步落稽也。道人,济南王小名。打钟,言将被击也。既而太史姓奏言北城有天子气。昭帝以为济南应之,乃使平秦王归彦之邺,迎济南赴太原市。武成先咨元海,并问自安之计。元海曰:“皇太后万福,至尊孝性非常,殿下不须别虑。”武成曰:“岂我推诚之意耶?”元海乞还省一夜思之。
齐武成帝即留元海后堂。元海达旦不眠,唯绕床徐步。夜漏未曙,武成出,曰:“神算如何?”答云:“夜中得三策,恐不堪用耳。”因说刘武惧诛入关事,请乘数骑入晋阳,先见太后求哀,后见主上,请去兵权,以死为限,求不干朝政,必保太山之安。此上策也。若不然,当具表,云“威权大盛,恐取谤众口,请青、齐二州刺史。沉静自居,必不招物议。此中策也。”更问下策曰:“发言即恐族诛。”因逼之,答曰:“济南市世嫡,主上假太后令而夺之。今集文武,示以此敕,执丰乐,斩归彦,尊济南,号令天下,以顺讨逆,此万世一时也。”武成大悦,狐疑,竟未能用。乃使郑道谦卜之,皆曰:“不利举事,静则吉。”又召曹魏祖,问之国事。对曰:“当有大凶。”又时有林虑令姓潘,知占候,密谓武成曰:“宫车当晏驾,殿下为天下主。”武成拘之于内以候之。又令巫卜之,多云不须举兵,自有大庆市。武成乃奉诏,令数百骑送济南于太原市。
及孝昭崩,齐武成帝即位,除元海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詹事。河清二年,元海为和士开所谮,被捶马鞭六十。责云:“尔在邺城,说我以弟反兄,几许不义!邺城兵马抗并州,几许无智!不义无智,若为可使?”出为州刺史。元海后妻,陆太姬甥也,故寻被追任使。武平中,与祖珽共执朝政。元海多以太姬密语告。珽求领军,元海不可,珽乃以其所告报太姬。姬怒,出元海为郑州市刺史。邺城将败,征为尚书令。
周建德七年,于邺城谋逆,伏诛。
人物评价
元海好乱乐祸,然诈仁慈,不饮洒肉。文宣天保末年敬信内法,乃至宗庙不血食,皆元海所谋。及为右仆射,又说后主禁屠宰,断酒。然本心非靖,故终致覆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