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梅渚镇中心小学位于郎溪县北面与江苏省溧阳市交界处。交通便利,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

校园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现有21个班,在校学生855人。教职工74人,其中本科3人,大专学历35人。教学实施不断完善。

校园概况

历史沿革

梅渚小学始建于1912年,原名为翠英初等小学校,在1917年更名为郎溪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抗战期间(1936年)改为梅渚镇国民中心小学校,同时成立中心小学区,1949年4月定名为郎溪县梅渚镇中心小学至今。学校几经命名,校址不断更迭,但重教传道之风不绝,桃李芬芳遍地,人文荟萃绵延,为社会培养了各类人才。

地理位置

郎溪县梅渚中心小学位于郎溪县北面的梅渚镇与江苏省溧阳市交界。

校园规模

1997年8月老梅小搬迁至新校区即现在的梅渚中心小学,当时的占地面积12亩,2004年8月学校在校园西侧征地近10亩,新建了运动场,新梅小共占地22亩。如今,校园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现有21个班,在校学生855人。

教学设施

建有一个微机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标准化实验室、一个图书馆和一个“风雨活动室”。校内建有一个标准的水泥篮球场,和一个200塑胶环形跑道的运动场,另外还有一个能容纳400多名学生的食堂。

教学实践

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副校长具体领导,教导处负责组织实施。

教导处以下设置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分学科具体负责相关工作。

师资师德

教职工74人,其中本科3人,大专学历35人。

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积极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活动。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常规管理

备课方面

要求教师进课堂必须有教案,不上无准备的课。备课要联系学生实际,步骤齐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对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作具体规划。每学期对教师的备课进行三次以上的检查,并在教师会上对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对做得好的教师给予肯定,对做的不好的教师给予批评,并要求及时改正。

上课方面

要求教师能提前到堂,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要充分利用好四十分钟时间,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按课程改革的新要求组织教学,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禁止在课堂上接听手机或干与教学无关的事。要严格按课程表上的安排来上课,不随意调课,不允许用副课来上主课。行政人员经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作业方面

要求教师布置作业要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订正。注意做好学困生的辅导教育工作。学校每学期对教师的作业批改进行两次以上的检查,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培训特色

以校本培训促教研根据校本培训的要求,学校每学期要求所有教师上一节电教公开课,利用公开课组织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探讨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要求教师完成“校本研训记录册”中规定的所有任务。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外教研活动

单周星期二课外活动,教导处还要组织各教研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探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实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