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亭在徽州古亭中数量最多,有五里一亭十里一亭,道教胜地齐云山古时就有“儿里卜三亭”。路亭有的跨路而建,有的倚路而筑。善化亭就是著名的路亭之一。

正文

善化亭

路亭在徽州古亭中数量最多,有五里一亭十里一亭,道教胜地齐云山古时就有“儿里卜三亭”。路亭有的跨路而建,有的倚路而筑。其功用是供人小憩、饮水、避雨、烘烤食果等。行善者常在亭里摆放茶水,供行人饮用。作用相仿的还有岭亭、桥亭,此外还有村口亭,它既有路亭的价值,又是古时亲人迎送、妻儿惜别之处,还是村口景观。善化亭就是著名的路亭之一。它原坐落在歙县许村东沙杨充岭石路旁。为里人许岩保于明嘉靖辛亥年建,供行人避雨小憩,意在行善,取旧时“善化贤良释化愚”之意,故名“善化亭”。1984年迁至徽州区潜口民宅,立于登山道上。该亭方形,石柱瓦顶,四角高翘,诸檐皆飞。亭体不大,四柱居空不倚,两旁置长条石凳,游客可在亭中休憩。亭脊梁横木仍留有建亭时的对联:“阴德无根方寸地中种出,阳春有脚九重天上行来”。此亭过去还有一幅哲理对联:“走不完的前程,停一停,从容步出;急不来的心事,想一想,暂且丢开”,只可惜拆迁时未能复原。明代齐云山道教鼎盛时,为方便香客朝拜,在九里登山道上筑有十二个亭,后来大都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重新修建了步云亭、登高亭、松月亭、凌风亭、海天一望亭、望仙亭。休宁县洪里乡溪舟村的“还金亭”,是座建于明代的造型古雅的跨路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