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利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第四纪环境、环境考古、构造地貌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人物经历

谭利华于1985年至1989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攻读并获得学士学位。随后,他在湖南省地矿局418地质队工作至1992年。1992年至1995年间,他回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系深造,获得了硕士学位。继续在同一院系的学习,他在1995年至1998年期间完成了博士学位的学业。自1998年起,谭利华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担任教师职务。

教育教学

谭利华教授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地质学与地貌学》,以及限制性选修课程《第四纪环境》。他还负责学校的公共课程《山水的由来与欣赏》,并通过函授课程传授《自然地理学》的知识。

研究方向

谭利华的研究领域涵盖第四纪环境、环境考古、构造地貌与新构造运动等多个方面。

主要贡献

实践教学

谭利华主持了多个实践教学项目,包括大一班级的暑期地质地貌野外实习及实习基地建设,地点位于河北蔚县小五台山;参与带领瑞典学生的野外实践活动,路线覆盖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并在北京郊区组织了《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内的短途野外实习。此外,他还负责建立了校级陈列室——地质陈列室,并对其进行日常维护。

学生管理与培养

谭利华曾分别在1999年至2001年和2004年至2005年担任本科99级和01级的班主任。自2002年以来,他已经指导了四名硕士研究生。

科研项目

谭利华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基金课题《河北下花园地区新构造环境演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从黄河冲积扇泥沙淤积量反演黄土高原历史时期土壤侵蚀变化》等。他还参与了北京市课题《北京市山区小流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研究》的部分研究工作。

论文发表

谭利华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涉及地质学、地貌学等领域。他的研究成果被收录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Geomorphology》等国内外期刊上。

荣誉奖项

谭利华在2000年10月荣获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