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覃重军

覃重军

覃重军,1965年2月生于湖南省邵阳市,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在合成微生物学和生物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合成生物学方面,首次成功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真核生物酿酒酵母,这一成果在国际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外,他与企业合作,利用基因组工程构建了抗寄生虫药物多拉菌素等工业生产菌株,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

人物经历

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获学士。 199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系,获博士学位。 1994年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

1995年至2000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Stanley N. Cohen教授实验室作博士后, 从事链霉菌属线型质粒的复制、重组、修复、 接合转移、端粒基因、异常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2001年通过“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答辩, 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2年任微生物次生代谢分子调控研究开放实验室主任。 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1年回国后主持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4项,主持上海市、科学院、所基金共5项。

1994年,覃重军确立了自己的5个科学梦想:要在重大基础研究、原创技术、产业化、解决人类疾病、新理论上有所突破。

2013年5月8日,覃重军瞄准了真核生物单细胞生物的模式材料——酿酒酵母,花了5年时间,用基因编辑的方法,将酿酒酵母中16条天然染色体合成为1条,创建出了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实现“人造生命”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该成果于2018年8月2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研究工作

从事分子微生物学、分子微生物组学和微生物药物代谢工程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放线菌线型染色体和线型质粒的生物学功能。(2)中草药植物内生放线菌。(3)放线菌基因组工程。(4)微生物药物工业生产菌种的遗传改良。

学术成就

博士毕业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专业期刊《细菌学杂志》上,这也是华中农业大学在该本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学术文章。

两年前,覃重军带领团队将酿酒酵母中16条天然染色体合成为1条,创建出了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生物。这一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被业界认为是合成生物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带领团队首次在粘细菌中发现质粒并建立遗传操作系统,全世界有20多个实验室来函索取质粒载体;对大肠杆菌基因组进行了“删减、重组、优化、合成”等操作,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他的团队与国内制药企业合作改良了抗寄生虫药物多拉菌素,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药品销售额超过亿元。

人物评价

我在你身上感受到了对科学的热爱以及想要取得突破的强烈愿望。(基因工程的创始人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斯坦利科恩教授)

人物观点

覃重军在博士论文的后记中写道:“近1300页的实验记录中,失败何止百次!然而,没有一次失败能够真正打垮我,为什么?照亮我前进道路并不断给我勇气去正视失败的,是对科学的热爱,对揭示生命世界奥秘的向往以及科学发现给我带来的纯真快乐。对我而言,科学是一条无穷无尽的探索之路,也许一生都会这样干下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