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7年(1928年)10月,广西建设厅派员组织百平路测量队,在百色市至田东驿道的基础上,赴百色测量路线,11月测量完成。同年12月,省府任命百色禁烟局局长黄萌初兼任田南公路局长,设路局于百色,筹备兴工。至1975年,百色县境路段全部铺上6~7米宽的渣油路面。
正文
百平(百色~平马)公路 民国17年(1928年)10月,广西建设厅派员组织百平路测量队,在百色至田东驿道的基础上,赴百色测量路线,11月测量完成。同年12月,省府任命百色禁烟局局长黄萌初兼任田南公路局长,设路局于百色,筹备兴工。百平公路分为三大段修建。18年春,任命何馨为第一大段办事处主任,设办事处于百色市,3月1日动工修建,同年5月10日因政局变乱而停工。延至20年10月,任命何尔刚为第一大段办事处主任后,复于12月开工。次年4月全线修通,不久即遇大雨,多处路塌桥崩,后又招工抢修,直至5月15日,全线才正式通车,但遇雨天行车仍感困难。23年春,广西公路管理局增派技术员和养路工队,对该路加强管理,逐步加铺砂石路面,改善弯道,降低陡坡,使路况有所改善,晴雨均通车。百平公路路基宽度5.5~7.5米不等,路面宽3.65米,以沙石铺筑,从百色观音堂 (今百色通机厂处) 起,经七塘、六塘、五塘、四塘、三塘、二塘、头塘、田州、那必、那歌、周景、旧州而至恩隆县(今田东县)平马镇,全长69公里。在百色县境内的路段有23.5公里,共有石拱桥167.6米/8座。全路所用经费由田南区鸦片烟附加税和百货附加税收入中开支,不足部分由公路局拨支,共耗毫币50万元。解放后,改路名为南色公路。公路养护部门认真组织养护力量,对公路进行整修、改善和绿化。至1975年,百色市县境路段全部铺上6~7米宽的渣油路面。
1988年,市境路段经重新测定为23.61公里,路基宽度8.5米的19.61公里,宽度12米的4公里,路面宽度均为7米,其中达到三级路面技术标准的有13.61公里,四级路面技术标准的有6公里,等外路面的有4公里;绿化里程23.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