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友宏,1965年7月出生,江苏如皋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长春科技大学工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东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1990年6月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并留校工作。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做访问学者。历任系副主任、副院长、院长等。2015年8月任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9年3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5年2月任东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孙友宏长期致力于深地、深海、极地和国家潜在油气资源等领域研究,主持研发了“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探装备、南极冰下湖钻进采样与观测系统等。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90年7月至1995年4月,长春地质学院探矿工程系教师。

1995年4月至2000年8月,长春地质学院勘察工程系副主任。

2000年8月至2001年5月,吉林大学朝阳校区研究生办公室主任。

2001年5月至2008年12月,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副院长。(其间: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吉林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工程系访问学者。)

2008年12月至2015年9月,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院长。

2015年8月至2019年3月,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1年9月至2019年3月,兼任吉林大学“国家潜在油气资源(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基地办公室主任。

2019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校长。

2025年2月--东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担任职务

第七届、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秘书长,自然资源部科技咨询委委员,第七届、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学部副主任,教育部高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资源能源教育分会理事长。

任免信息

2025年2月,中央批准:孙友宏同志任东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2025年4月23日,教育部党组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孙友宏同志不再担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

研究领域

长期致力于深地、深海、极地和国家潜在油气资源等领域研究,主持研发了“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探装备、南极冰下湖钻进采样与观测系统等。

人物成就

学术研究

长期从事探矿工程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发。探矿工程是地质与矿产探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钻探手段获取地下连续的地层样品,是实现找矿勘探重大发现、破解科学谜底的最直接途径。围绕天然气水合物和地球深部探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探矿工程前沿技术攻关,攻克了低温和深孔两大复杂极端环境地层取样的关键难题,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并用于生产实践,对地质与矿产新发现、地球深部探测的开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主持研发了陆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低温冷冻取样关键技术,相关技术应用于青海木里盆地和西藏羌塘盆地等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工程,为中国首次发现陆域水合物提供了技术支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中国陆域水合物取样钻探技术的空白。

主持研发了顶部驱动精准控压取样钻探装备关键技术,研制了“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并成功应用于“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二井)”,分别创造了亚洲国家实施的大陆科学钻探井深纪录和ICDP取心纪录。

主持研发了油页岩交互薄层地下原位裂解关键技术及钻探取样技术,发明了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新方法,在吉林农安县和扶余县成功试采出高品质的油页岩油,标志着中国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孙友宏教授主持创建了“复杂条件钻采技术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和“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与钻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拓展了我国钻探技术的应用领域,推动了中国探矿工程的科技进步。

论文发表

1. Youhong Sun, Linkai He, Chi Zhang, Qingnan Meng, Baochang Liu, Ke Gao, Mao Wen, Weitao Zheng. Enhanced tensile strength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copper diamond composites with B4C coating. Scientific Reports, 7, 10727:1-8, 2017.

2. Youhong Sun, Chi Zhang, Baochang Liu, Qingnan Meng, Shaoming Ma, Wenhao Dai. Reduced Graphene Oxide Reinforced 7075 Al Matrix Composites: Powder Synthesi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Metals, 7(11): 499, 2017.

3. Zhiyong Chang, Jianhua Lü, Hongyan Qi, Yunhai Ma, Donghui Chen, Jun Xie, Youhong Sun*. Bacterial Infection Potato Tuber Soft Rot Disease Detection Based on Electronic Nose. Open Life Sciences, 12(1):379-385, 2017.

4. Shaoming Ma, Youhong Sun*, Huiyuan Wang, Xiaoshu Lü, Ming Qian, Yinlong Ma, Chi Zhang, Baochang Liu. Effect of a Minor Sr Modifier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7075 T6 Al Alloys. Metals, 7(1):13, 2017.

5. Chengchun Zhang, Zhengyang Wu, Zhizhao Che, Xueli Li, Youhong Sun*, Luquan Ren. Liquid spreading on a pre-wetted biomimetic surface inspired by a dog’s tongue.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59(5):738-748, 2016.

6. Youhong Sun, Qingnan Meng, Ming Qian, Baochang Liu, Ke Gao, Yinlong Ma, Mao Wen, Weitao Zheng. Enhancement of oxidation resistance via a self-healing boron carbide coating on diamond particles. Scientific Reports, 6:20198, 2016.

7. Youhong Sun, Shaoming Ma, Huiyuan Wang, Lei Chen, Ke Gao, Yinlong Ma, Baochang Liu.Effect of complex modification by Sr-Sb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18%Mg2Si-4.5-Cu alloys. Materials,9 (157):1-8, 2016.

8. Youhong Sun, Haidong Wu, Meng Li, Qingnan Meng, Ke Gao, Xiaoshu Lü, Baochang Liu. The Effect of ZrO2 Nanoparticl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Sintered WC-Bronze-Based Diamond Composites. Materials, 9(5):1-8, 2016.

9. Qingnan Meng, Paulius Malinovskis, Nils Nedfors, Fang Mao, Matilda Andersson, Youhong Sun*, Ulf Jansson. Characterization of amorphous Zr-Si-C thin films deposited by DC magnetron sputtering.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61: 227-234, 2015.

10. Ke Gao, Meng Li, Bo Dong, Youhong Sun*, Yang Sun, Jing Liu. Bionic coupling 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osite bit.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41(4):485-489, 2014.

科研成果

专利专著

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59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公开发表论文112篇;出版著作和教材5部。

科研项目

主持承担科技部、国土资源部、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

成果获奖

截至2021年11月,孙友宏教授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项(均排名第一)、入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人才培养

实验室建设

孙友宏教授是中国地质工程学科(探矿工程领域)学科带头人之一,主持创建了“复杂条件钻采技术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和“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与钻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教学成果

孙友宏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孙友宏围绕相关领域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对地质与矿产新发现、地球深部探测的开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拓展了中国钻探技术的应用领域,推动了中国探矿工程的科技进步。(《湖北日报》评)

尽管科研项目很大,难度不小,但是孙友宏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必胜的信心。所有的困难并没有吓退孙友宏和他的团队,在他的字典里,只有“迎难而上”,没有“挫折退缩”。因为在他看来,科研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个需要攻克的难关,科研成果就不能领先别人。(《科学中国人》评)

孙友宏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地质钻探工程专家,在复杂条件地质钻探理论、技术和装备研究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评)

参考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孙友宏院士调任东南大学校长.澎湃新闻.2025-02-27

孙友宏.东南大学.2025-02-26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2-26

重磅!我校一年新增两院士:邓军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友宏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2025-02-27

我校校长孙友宏院士当选中国地质学会第41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大学.2025-02-27

赵志丹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今日头条-界面快讯.2025-04-23

孙友宏.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2025-02-27

孙友宏.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12-04

孙友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者成果库.2025-02-27

从“地壳一号”到仿生钻头.今日头条-中国网.2025-02-27

我校孙友宏教授荣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21-12-08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九派新闻.2025-02-26

科学中国人|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科学中国人杂志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