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全金,男,1964年生于山东省兰陵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发表了多篇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并参与编写了多部学术著作。
主要作品
出版书籍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重庆出版集团,2007 年 4 月。
2.《别车杜研究在中国》《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重庆出版社,2007 年 4 月。
3.《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在中国》《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重庆出版社,2007 年 4 月。
4.《启蒙·革命·战争——中俄文学交往的三个镜像》,齐鲁书社,2009年7月。
5.《言与思的越界——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发表论文
《超越实证,拯救关系》(中国比较文学 2001 年第二期);
《网络时代的世界文学》(中国比较文学 2002 年第一期);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性问题》(俄罗斯文艺 2002 年第五期);
《翻译,从叛逆走向叛逆》(中外文化与文论 2002 年总第九辑);《在沉默与言说之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3 年第四期)等。
文学翻译的政治——论陀思安那夫斯基在中国的译介,《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1月。
凭着记忆的权利 —— 苏联文学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的4.壮丽回响》,2005年9月。
戈宝权先生对文学翻译的比较文学的贡献,《中国比较文学》, 2005年7月。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副面孔,《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月。
猩红收割者索罗金和 “ 蓝色脂肪 ” 的语言游戏, 《中文自学指导》, 2006年9月。
参与编写
国外汉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
外国文学史(高教社 2002 ),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等。
科研项目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化(2006-2009),部委级科研项目。
罗扎诺夫诗学研究(2012-2013),省级(哲学)社科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