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楷(字修则),本姓李姓,是中国北周到隋朝时期的将领和政治人物。他的父亲李屯(独孤屯)是拓跋宏汉化鲜卑后裔,曾跟随东魏权臣高欢与西魏军在沙苑作战,战败被西魏独孤信俘虏,后被赐予独孤姓。独孤楷跟随权臣宇文护,迁车骑将军,数从征伐,封为右侍下大夫、西河县公,从大将军韦孝宽平定淮南。依附于隋国公杨坚,管理相府亲兵。隋文帝即位后,历任右监门卫将军、右卫大将军、原益二州总管,封为汝南郡公。为政宽和,士民称誉。隋炀帝时,出任太原市总管。双目失明,请求辞官,特命长子助理政务。迁长平知府,未到任卒。追赠原州刺史,谥号为恭。独孤楷弟独孤盛以诚节知名。
基本介绍
独孤楷,字修则,本姓李,为齐人。周时已拜为西河县公,隋朝周后,又拜为右监门将军,进封汝阳县郡公。李楷在一次交战中兵败被擒,编为独孤信部下,后来渐得亲近,得到独孤信的信任,赐姓独孤,
独孤楷少年谨厚,便弄马槊,为宇文护执刀,累转车骑将军。其后数从征伐,赐爵广阿县公,邑千户,拜右侍下大夫。北周末年,独孤揩从韦孝宽平淮南,以功赐子景云爵西河县公。杨坚(后来的隋高祖)为丞相,进授独孤揩开府,每督亲信兵。及杨坚受禅称帝,拜独孤揩为右监门将军,进封汝阳郡公。数岁,独孤揩迁右卫将军。仁寿初(601年),出为原州区(治今宁夏固原)总管。
时王建秀镇益州,上征之,犹豫未发。朝廷恐蜀王秀生变,拜独孤楷为益州总管,驰传代之。蜀王秀果有异志,独孤楷讽谕久之,乃就路。独孤楷察蜀王秀有悔色,因勒兵为备。蜀王秀至兴乐,去益州四十余里,将反袭楷,密令左右所为,知独孤楷不可犯而止。独孤揩楷在益州,甚有惠政,蜀中父老于今称之。隋炀帝即位,转独孤揩太原市总管。遇疾丧明,上表乞骸骨。帝曰:“公先朝旧臣,历职二代,高风素望,卧以镇之,无劳躬亲簿领也。”遣其长子凌云监省郡事。其见重如此。数载后,转独孤揩长平知府,未视事而卒。谥曰恭。其子凌云、平云,彦云,皆知名。楷弟独孤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