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瑶山亚种(学名:Tupaia belangeri yaoshanensis),Wang于1987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瑶山)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西金秀。

外形特征

体形似松鼠,体重130克左右,体长140-195毫米。背毛为一致的橄榄绿色或橄榄褐色。腹毛为灰白色或灰黄色。吻尖长,耳短。4足毛色与背部相似,5趾发达具强而锐利的爪。尾毛向两侧排列,尾形平扁,略短于体长。头骨眶上突发达形成骨质闭锁型眼眶环。吻狭窄,脑颅宽平,略呈扁卵圆形。臼齿具‘W’形齿尖。

栖息环境

森林或林缘灌丛,也常见于村寨附近的稀树灌丛。

生活习性

以昆虫为主食,兼食幼鸟幼兽和植物果实。栖于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和平原谷地的森林或林缘灌丛,也常见于村寨附近的稀树灌丛。善于攀缘,营地栖和树栖生活。白昼活动。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大瑶山)

繁殖方式

繁殖期多在2-7月,孕期40-45天,胎仔数多为3-4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