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龙津桥

龙津桥

龙津桥位于福建省安溪县城南街(今大同路)与蓝溪溪岸交汇处,即古黄龙渡,后称龙津渡。历史上,龙津桥与上游的凤池桥(现为安溪大桥)共同影响了蓝溪两岸的发展。据旧《县志》记载,“建两桥,邑人物始盛。”

历史沿革

龙津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据旧《县志》记载,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县令倪察开始建造浮桥。到了庆元年间(1195-1200年),知县赵师戬修建了石基木梁桥。直到嘉泰二年(1202年),桥梁才最终建成,全长六十六丈,并覆盖有屋顶。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朱熹担任泉州府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期间,多次游览安溪县的山水风光,并题写了“清溪八景”,其中就包括“龙津夜月”。

重建

龙津桥历经多次损毁和修复。乾隆初期(1736-1795年),桥梁再次倒塌,之后未能重新建造。直至1982年,龙津大桥得以重建,工程持续了三年八个月,新桥全长251.2米,宽度达到12米。

文化价值

龙津桥不仅是交通设施,也是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南宋时期,陈宓曾在其诗歌中描绘了龙津桥的景象。明代,秦钟震也留下了关于龙津夜月的诗句。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参考资料

安溪县龙津大桥.安溪县龙津大桥.2024-08-27

【回忆录】安溪县各大桥变迁历史…….搜狐网.2024-08-27

珍贵!绝版安溪老照片,满满的历史感!.搜狐网.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