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美
二、学而第一 十一、乡党第十 十三、先进第十一
基本信息
作 者:傅佩
荣
出 版 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52575
出版时间:2012-01-01
页 数:288
装 帧:平装
内容简介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源头,其清明节刚健的入世精神,中行敦厚的人文之美,深深浸入中国人的心魂血脉。原典形式貌似松散,实则一以贯之,“半部《论语》治天下”,字字珠玉启人心。
傅佩荣教授凝聚三十年研究心得,甄别上百家注解,以全新形式解读《论语》原典原意。本书依二十篇次序,围绕精要命题逐句细解,指引读者轻松领悟《论语》精髓,找到立身处世的人生正路。本书还收录傅教授在浙江大学“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的国学讲稿精华,师生思想碰撞层层深入,以当代视野阐发经典新意,犹有昔日孔门十哲的论道风采。
编辑推荐
★ 巅峰新作:著名国学大师、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教授,凝聚三十年研究之功,甄别上百家注解,透彻阐释《论语》精髓,逐句解读,精妙隽永。
★ 全新形式:收录傅教授在浙大“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的讲稿精华,与精英学子问答解惑,独家传授解读方法。
★ 国学热第二阶段,“回归《论语》原典”的权威之作,明快晓畅,可读性强。
★ 超值赠册:《论语》全文+孔子小传,装帧精美、易于携带。每日感悟经典之美。
“半部《论语》治天下”,字字珠玉启人心。每一颗中国心灵都想亲近的人文之美。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启示我们:人性的价值由内而发,真诚就能引发力量,立志走上人生正途,不断超越自我局限,活出生命的尊严与美感。
行走于《论语》的字里行间,寻找儒家精神的真正源头。
活出兼具人文之美和人格之美的一生,并因此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市,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获台湾地区“教学特优奖”“校园最热门教授”,新浪、搜狐年度杰出文化人物。著述繁多,范围涵盖哲学、宗教、神话、教育、文化、心理励志等。学术论著融贯古今与中西,结构严谨,迭出创见,是当代新士林学派的重要代表,当代华人世界公认的一流国学研究专家。
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年来,每年演讲达两百多场,态度真诚,条理清晰,理融辞畅,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2006年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自2007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山东卫视、东方卫视等多家电视台主讲国学,获得一致好评。
目录
自 序
一、绪 论
二、学而第一
三、为政第二
四、八第三
五、里仁第四
六、公冶长第五
七、雍也第六
八、述而第七
九、姬泰第八
十、子罕第九
十一、乡党第十
十二、人性向善
十三、先进第十一
十四、颜回第十二
十五、仲由第十三
十六、宪问第十四
十七、卫灵公第十五
十八、季氏第十六
十九、阳货第十七
二十、微子第十八
二十一、子张第十九
二十二、尧曰第二十
赠册目录:
附录一:《论语》原文
附录二:孔子小传
文摘
无论是做学问还是读《论语》,都有可以遵循的方法。
有个词叫做“文本(text)”,打开《论语》,第一句话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学而第一》)这就是文本。怎样去理解一段文本,这是个大问题。我们要问,第一,文本它究竟说什么?第二,它想要说什么?第三,它能够说什么?第四,它应该说什么?
第一,它究竟说什么。这需要通过文字学、训方面的考据搞清楚。
中国大陆每隔一段时间就新发掘出一些古代坟墓,接着就可能对历史研究进行某些修正。
最有名的例子是帛书本《老子》。一般人看《道德经》,都看王弼的注解,而王弼是魏晋时代的人,但是帛书本《老子》据考证出自更早的刘知远时代。何以见得?因为古代写书要避讳皇帝的名字。譬如,有一句话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如果写成“治大邦,若烹小鲜”,说明这个版本早于刘邦。因为汉高祖名叫刘邦,在他当皇帝之后,“邦”字就不准用了,只能改为“国”字。还有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新发掘出的版本如果写作“道可道,非恒道”,说明此版本在刘恒之前。
我们回头再读王弼的《道德经》,就明白有些字是相通的,“常”就是“恒”,“国”就是“邦”;不过在其他地方可能不一样。另外,断句不一样,也影响对文本的解释。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