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折五钱

折五钱

折五钱是指面额为五文,相当于五个平钱使用的一种货币。通常直径约为3.2至3.6厘米,重量不定。在南宋嘉定、元代至五以及明代洪武时期的钱币中,都有折五钱的存在。

历史背景

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至1110年),铸造的大观通宝钱包括多种版本,其中就有折五钱。然而,对于折五大观钱的具体情况,历史文献记录并不明确。复旦大学叶世昌教授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研究提出,河北地区铸造的当五夹锡钱可能是由铁制成,因为如果是主要由铜制成的话,就不应该能够铸造出如此大的尺寸。他还指出,尽管后来改为铸造当二钱,但钱的形状并没有明显变小。这些发现支持了叶世昌教授的观点,即大观当五钱是由铁制成的,且其大小类似于当十钱。

形状特征

著名钱币学家彭信威教授曾在书中提到,历史上所说的当五(大观)是夹锡铁钱,但具体是什么样的夹锡铁钱,钱币学家和收藏家都无法描述清楚。而在铜钱中,有一种比折三钱更厚实的品种,通常被认为是当五钱。由于这类钱的数量相对较少,可能是因为它们是早期铸造的折三钱。

参考资料

大观通宝..zupu..2024-11-22

大观通宝是宋代钱币的代表,十分受追捧.凤凰新闻.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