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泼尼克危机
史泼尼克危机由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卫星一号开始,是美苏冷战的转捩点。
史泼尼克危机介绍
当时美国一直认为自己在导弹和航天领域上站于领导地位。美国曾经在史泼尼克一号发射前尝试过两次试射人造卫星,但均告失败。史泼尼克一号的成功令美国芒刺在背。此后太空竞赛展开,美国公布阿波罗计划并于1969年登陆月球。
引发的事件
史泼尼克危机在美国引发一连串事件:
在两天内计算史泼尼克一号的轨道
1958年2月,美国政府认为他们需要一个具备研究和设计能力的高阶防卫部门,遂成立高等研究计划局,即后来的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或称DARPA。
1958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正式批准成立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推动水星计划,带领美国进入太空竞赛。
进行培育新一代工程师的教育计划,过程中发展出新数学的概念。
意外地使科学界获得大量研究资金。1959年,美国国会拨付一亿三千四百万美元给国家科学基金会,比前一年多了近一亿美元。到了1968年,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预算已经来到将近五亿美元。
北极星弹道导弹(UGM-27 Polaris)计划
为了北极星计划而开始专案管理的研究与发展,创造出现代专案管理的概念和标准的专案模型,即专案评估与审核技术(PERT)。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0年的总统选举提出,要关闭导弹间隙(missile gap),即部署1000枚民兵弹道导弹,数量远远超过当时苏联拥有的弹道导弹。
相关介绍
火箭製作
步驟 1:
使用鋼鋸在瓶口的凸緣下方鋸斷。使用美工刀或挫刀將斷面上的毛邊修除,在步驟 4 配上橡膠頭錐。
步驟 2:
不鏽鋼管束,尺寸可套入及鎖緊瓶子,鎖緊時管束會自行水平定位且不會滑動,以美工刀靠管束邊切割即可,一次解決。步驟 3:
以美工刀靠管束邊切割即可,一次解決。美工刀切割時,不可一刀直接切,先輕劃 幾下再用力切開。步驟 4:
其實保特瓶的瓶首就是最流線又光滑的,配上橡膠頭錐,形成一體流暢的火箭頭了,在內部使用強力膠或在外部使用電工膠帶固定頭錐。
步驟 5:
將切除瓶底及裝上頭錐的上瓶與充氣用的下瓶套合。單一個瓶子的長度不,所以必須利用另一瓶來加長。步驟 6:
將上瓶套上充氣瓶的底部,仔細調整兩瓶必須成一直線,由於只有一隻充氣瓶,兩瓶套合處,只要使用電工膠帶纏繞貼緊即可。步驟 7:
在前面的上瓶,被切除的瓶底,可以拿來做水火箭的置放台。瓶底與瓶蓋點上熱融膠迅速結合,趕快泡水冷卻。步驟 8:
在沒背膠紙的泡棉板塗上一道熱溶膠,再將裁好的泡棉尾翼或CD片尾翼,黏在背膠泡棉板上。步驟 9:
迅速將裁好的泡棉尾翼或CD片尾翼,黏在背膠泡棉板上,尾翼與背膠泡棉板務必保持90度直角,黏貼在瓶身上才會平直。
步驟 10:
黏好的4片尾翼,將背膠泡棉板的蠟紙撕下,泡棉板的邊緣直線對準瓶子的合模線(左右各有一條),另兩片尾翼在圓弧的1/2處,對準瓶身直線貼下(黏貼處要清潔)(最好事先畫好4條在1/4圓周處的尾翼線):注意事項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水壓設定為30磅。
各組確實依照順序發射。
發射時,前方不可逗留。
無論在任何狀下,請勿嬉。
参考资料
网路通讯世界.www.docin.com.2010-08-13